这片喧嚣繁华的大地上 这个如同大舞台的虚幻空间中 竟然还有这样一处宁静的角落 留存着久远的气息
愚人湖 世上最纯净的美丽圣所 苍穹下最纯真的神秘地域 也是千万年间最孤独的存在 只有愚人们还热爱着它 把它当做不会离弃的永远的家……

愚人湖公告6号(10年12月6号)

这次公告有几件事情:
1.由于org域名一样被墙,我已经不再缴费,愚人湖畔又回到blogspot时代;
2.由于大家都对原来的背景表示不满,因此我尝试修改了整个主题。对修改blogger的模板我感到很棘手,便选了默认主题的一个,再找了一个感觉对头的背景;
3.前一段意识到可能会在搜我文章的时候一点击就跑到该文章链接的蓝岸原文处而不是本博客……因此对蓝岸原文处的链接采取了文内标示链接的办法;
4.状态不好,很久没更新,也许自己更应该写文集而不是找博客。
最后,你们能到这里,必是翻了墙
艰辛而来。岗哨在此感谢你们。希望你们愉快!

2007年3月24日星期六

音乐基础知识与概念入门【转】

整个帖子来源于"szboypeter"的个人博客http://szboypeter.bokee.com/

乐音体系

音乐:通过生动的艺术的艺术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它可以让我们快乐,也可以让我们忧伤。它满足人们审美的需求,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它是世界上人们共同的语言。
音乐语言的要素:包括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调式、调性等。
旋律是指长短、高低、强弱不同的一连串乐音有组织地进行。它是音乐的基础和灵魂。
节奏是指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
节拍是指时值相等的强拍和弱拍有规律地交替出现。
速度是指音乐进行中的快与慢。
力度是指音乐进行中的强和弱。
音区是指人声或乐曲在某个作品中的音域范围。通常分为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
音色是指不同人声或乐器在音响上的特色。
和声现代是指音的同时结合及其连续进行。
调式是指几个音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一个体系,并以其中的某个音为中心(主音),该体系即称为调式。
调性是指调式所具有的特性。
乐音:振动规则,听起来高低明显的音。
噪音:振动不规则,听起来高低不明显的音。
乐音体系:音乐中使用乐音的总和。
音级:乐音体系中各个音叫音级。它包括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
半音:在钢琴键盘上,任何相邻两个键的音高关系为半音。
全音:在钢琴键盘上,任何隔开一个琴键的两个键音高关系为全音。
音名:音的名称。用C、D、E、F、G、A、B表示。
唱名:唱谱时使用的名称。用do、re、mi、fa、sol、la、si来唱。
音组:七个基本音级循环重复,产生了许多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音,于是可以分成若干个组,这些组称为音组。
音律:音乐体系中各音的绝对高度。目前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音律是十二平均律,另外还有纯律和五度相生律。
十二平均律:把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
基音和泛音:琴弦振动发音时,不仅全弦振动,它的二段、三段、四段……也在振动发音。全弦振动产生的音,即听得最清楚的音叫基音;其它各段振动产生的音,不易听清楚,叫泛音。
音域:指乐音体系、人声、乐器或某首作品的音 高范围。

五线谱

五线谱:用来记录音符、休止符的五条等距离的平行横线。
谱号:确定五线谱各线和间的音级名称和高度的符号。谱号有三种:高音谱号、低音谱号、中音谱号(由于它们由字母G、F、C变化而成,又叫G、F、C谱号)。
谱表:记有高(低、中)音谱号的谱表叫高(低、中)音谱表或G(F、C)谱表。
音符:用来表示乐音时值长短的符号。
休止符:用来表示声音静止停顿的符号。
音符的组成:符头、符干、符尾。

音 符

休 止 符

时 值

全音符
全休止
四拍
二分音符
二分休止
二拍
四分音符
四分休止
一拍
八分音符
八分休止
半拍
十六分音符
十六分休止
四分之一拍
三十二分音符
三十二分休止
八分之一拍
附点音符(休止符):写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叫附点。带附点的音符(休止符)叫附点音符(休止符)。带一个附点表示延长(休止)该音符时值的一半。
延音线“” 或“”:用在音高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符上时,表示它们要唱(奏)成一个音,它的时值等于这些音符时值的总和。
延长号“”或“”:1、表示唱(奏)时按表现的需要自由延长音符或休止符的时值。2延长号在小节一表示两小节间有短时间的停顿。3、延长号在双纵线上表示乐曲的结束。
升降记号:用来表示升高、降低基本音级的记号。
1、升记号“”:表示把原音升高半音。
2、降记号“”:表示把原音降低半音。
3、还原记号“”:表示把已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
4、重升记号“”:表示把原音升高一个全音。
5、重降记号“”:表示把原音降低一个全音。
注意:升降号在本小节内对后边同高度的音都有效,过小节线后,如果还有半音关系,需再写记号,否则即表还原,不需记“”号。
反复记号:用来表示乐曲的一部分或全部重复演奏。
1、小节内音型的重复用斜线“/”代替,斜线数相当于符尾数。
2、整小节的重复用“”或“”记号表示。
3、两小节的重复用“”或“”记号记在两小节之间。
4、”表示这两个记号中间部分要重复演奏。如果从头反复,前边的记号“”可省去。
5、结尾记号“ 1. ”、“ 2. ”:如果“”重复的曲调结尾不同时,第一次结尾用“ 1. ”,反复时跳过“ 1. ”
接“ 2. ”。
回头反复记号:
(D.C):有些乐曲由三部分组成,其一、三部分完全相同,记谱时其第三部分可用回头反复记号代替。
写法:把“D.C”写在第二部分结尾,表示唱至此从头反复;在第一部分结束处记“Fine"或“”,表示反复结束。
(D.S.):如果重复位置不在乐曲第一部分开头用“”记号表示重复位置,在第二部分末尾记“D.S.”或“”记号。
八度记号:
移高八度记号“8----|”:表示虚线内的音唱奏时移高八度。
移低八度记号“8----|”:表示虚线内的音唱奏时移低八度。
重复八度记号“8”:用数字8记在音符上(下)面,表示该音高(低)八度重复。也可用“con8----8----|”、“con8----|来表示较长时间的高八度或低八度重复。
断音记号“·、“”、“”:表示这此音断开唱奏。
持续音记号:1、:表示有此记号的音符在唱奏时保持强度并尽量保持该音的时值。
2、
琶音“”:将和弦中各音由下而上顺次分散弹奏,叫琶音奏法。
波音:1、
2、逆波音“”:
3、复顺(逆)波音“”(“”):
倚音:1、前倚音“”:在主要音前唱奏的一个或多个非常短的装饰音。
2、后倚音“”:
颤音“tr”:由主要音和它上方邻音快速均匀交替而成。
滑音:用曲线或箭头来标明“”或“”表示上滑,“”或“”表示下滑。
在主要音后唱奏的一个或多个非常短的装饰音。
上(下)方邻音连续出现两次。
主音开始,很进入下方邻音,又立即回到主要音。
顺波音“”:主音开始,很快进入上方邻音,又立即回到主要音。
:表示有此记号的音符唱奏时稍强,各音之间稍有分离。

节奏与节拍

节奏:组织起来的长短关系叫节奏。

节奏型:音乐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

节拍:时值相等的强拍和弱拍有规律的交替出现。

拍子:表示节拍的单位叫“拍”,将“拍”按照一定强弱规律组织起来叫做“拍子”。

小节:计算乐名、乐段和整首乐曲长度的单位。(拍是组成小节的基本单位)。

小节线:乐谱中强拍之前垂直于五线谱的线称“小节线”。

段落线:乐曲分段时用“”。

结束线:乐曲结束时用“”。

拍号:表示拍子的记号。

拍子的种类:1、单拍子:每小节有两拍或三拍的拍子。

2、复拍子: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类型单拍子的组合。

3、混合拍子: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类型单拍子的组合。

4、变拍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拍子交替出现。

弱起:乐曲不在强拍开始叫弱起。

切分音:一个音从拍子的弱部分开始,持续到后面较强部分,这个音就叫“切分音”。

节奏的特殊划分:1、三连音:将基本拍子均等的分成三部分。

2、五(六、七、九)连音:将基本拍子均等的分成五(六、七、九)部分。


音程

音程:两个音之间的高低关系叫音程。
旋律音程:两个音先后奏响叫旋律音程。
和声音程:两个音同时奏响叫和声音程。
冠音、根音:音程中,高的音称冠音;低的音称根音。
音程的度数:音程在五线谱上所包含线与间的数目叫度数。
音程的音数:音程中所包含全音和半音的数目叫音数。
自然音程:纯音程(纯一度、纯四度、纯五度、纯八度)、大音程(大二度、大三度、大六度、大七度)、小音程(小二度、小三度、小六度、小七度)、增四度、减五度叫做“自然音程”。
纯一度:音数为0的一度。 小二度:音数为1/2的二度。
大二度:音数为1的二度。 小三度:音数为1 1/2的二度。
大三度:音数为2的三度。 纯四度:音数为2 1/2的四度。
增四度:音数为3的四度。 纯五度:音数为3 1/2的五度。
减五度:音数为3的五度。 大六度:音数为4 1/2的六度。
小六度:音数为4的六度。 大七度:音数为5 1/2的七度。
小七度:音数为5的七度。 纯八度:音数为6的八度。
变化音程:除增四度和减五度,一切增、减、倍增、倍减音程都叫“变化音程”。
增音程:大音程和纯音程增加半音时,叫增音程。
减音程:小音程和纯音程减少半音时,叫减音程。
倍增音程:增音程和纯音程增加半音时,称为倍增音程。
倍减音程:减音程减少半音时,称为倍减音程。
单音程:不超过八度音程叫做单音程。
复音程:超过八度的音程叫做复音程。
等音程:两个音程孤立听时,音响效果相同但写法和意义不同的音程叫等音程。
音程的转位:音程根音与冠音位置的互换。
音程转位的规则:1、转位音程的度数=9-原音程的度数;2、纯音程转位后仍为纯音程;3、大音程转位后成为小音程;4、小音程转位后成为大音程;5、增音程转位后成为减音程;6、减音程转位后成为增音程;7、倍增音程转位后成为倍减音程;8、倍减音程转位后成为倍增音程;9、增八度音程转位后不是减一度,而是减八度;倍增八度音程转位后应是倍减八度。
协和音程:1、极完全协和音程:即声音极为融合的纯一度和纯八度。2、完全协和音程:即声音融合的纯四度和纯五度。3、不完全协和音程:即声音不十分融合的大、小三度和大、小六度。
不协和音程:听起来不融合的大、小二度,大、小七度,以及所有增、减、倍增、倍减音程。

和弦

和弦: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同音高的乐音,按照一定规则组合在一起称这为和弦。

三和弦:三个音按三度关系叠置起来叫做三和弦。三个音自下而上称作根音、三音和五音。三和弦包括大三、小三、增三和减三和弦。
1、大三和弦:根音到三音为大三度,三音到五音为小三度,根音到五音为纯五度。
2、小三和弦:根音到三音为小三度,三音到五音为大三度,根音到五音为纯五度。
3、增三和弦:根音到三音、五音均为大三度,根音到五音为增五度。
4、减三和弦:根音到三音、五音均为小三度,根音到五音为减五度。
七和弦:四个音按三度叠置起来的和弦叫做七和弦。四个音自下而上称作根音、三音、五音和七音。七和弦包括大小七、小小七、减小七、减减七、增大七、大大七、小大七和弦等。
1、大小七和弦:以大三弦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为小七度的和弦。
2、小小七和弦:以小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为小七度的和弦。
3、减小七和弦:以减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为小七度的和弦。
4、减减七和弦:以减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为减七度的和弦。
5、增大七和弦:以增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为大七度的和弦。
6、大大七和弦:以大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为大七度的和弦。
7、小大七和弦:以小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为大七度的和弦。
原位和弦:以和弦的根音为低音的和弦叫原位和弦。
转位和弦:以和弦的三音、五音、七音为低音的和弦,叫做转位和弦。
(三和弦有两种转位,七和弦有三种转位)。
六和弦:三和弦的第一转位,以三音为低音。
四六和弦:三和弦的第二转位,以五音为低音。
五六和弦:七和弦的第一转位,以三音为低音。
三四和弦:七和弦的第二转位,以五音为低音。
二和弦:七和弦的第三转位,以七音为低音。

调与调式

调式:几个音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一个体系并以某个音为中心(主音),这个体系就叫调式。
主音:调式中最稳定的音。
大调式:由七个音组成的一种调式,其中稳定音合起来组成一个大三和弦。简称“大调”,包括自然大调、和声大调、旋律大调。
自然大调:大调的基本形式,应用最广。
和声大调:将自然大调的第级音降低半音。
旋律大调:将自然大调的第Ⅵ、Ⅶ级都降低半音。
小调式:由七个音组成的一种调式,其中稳定音合起来组成一个小三和弦。简称“小调”,包括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
自然小调:小调的基本形式。
和声小调:将自然小调的第级半音升高半音。
旋律小调:将自然小调的第ⅥⅦ级都升高半音。
调:由基本音级所构成的音高位置,叫做调。
C调:由七个基本音级所构成的调,主音为C,叫做C调。
G调:由七个基本音级所构成的调,主音为G,叫做G调。
D调:G调中所有的音都升高五度,主音为D,叫做D调。依次类推,可得到A、E、B、#F、#C调。
升号调:G、D、A、E、B、#F、#C、#G、#D、#A、#E、#B调的调号都用升号表示,所以叫做升号调。
降号调:F、B、E、A、D、G、C、F调的调号都用降号表示,所以叫做降号调。
调的五度循环:将各调按纯五度关系排列起来所构成的循环。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