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喧嚣繁华的大地上 这个如同大舞台的虚幻空间中 竟然还有这样一处宁静的角落 留存着久远的气息
愚人湖 世上最纯净的美丽圣所 苍穹下最纯真的神秘地域 也是千万年间最孤独的存在 只有愚人们还热爱着它 把它当做不会离弃的永远的家……

愚人湖公告6号(10年12月6号)

这次公告有几件事情:
1.由于org域名一样被墙,我已经不再缴费,愚人湖畔又回到blogspot时代;
2.由于大家都对原来的背景表示不满,因此我尝试修改了整个主题。对修改blogger的模板我感到很棘手,便选了默认主题的一个,再找了一个感觉对头的背景;
3.前一段意识到可能会在搜我文章的时候一点击就跑到该文章链接的蓝岸原文处而不是本博客……因此对蓝岸原文处的链接采取了文内标示链接的办法;
4.状态不好,很久没更新,也许自己更应该写文集而不是找博客。
最后,你们能到这里,必是翻了墙
艰辛而来。岗哨在此感谢你们。希望你们愉快!

2007年10月20日星期六

无伴奏的世界【转】

转载自古典音乐网只爱巴赫

好久没有静下心来听听我最钟爱的巴赫了。太多太多的事让人心烦。并非没有空闲去与之交流。而是我的心一直都被琐事所扰,不能平静 ,不敢亵渎了这神圣的事。怕尘心扰乱了那些奇妙的感觉。

而当今天我终于忍受不住这繁乱的一切,想在我所喜爱的事物中寻求片刻宁静。耳边伴着的是Paul Tortelier演奏的巴赫的无伴奏。空明清澈的音符流淌过我的心,我像是一个漂泊已久的孩子突然回到了温暖的家。我忍不住抽泣起来。像是要把这一阵子 的委屈与苦闷全都发泄出来。经历过了背叛,遗弃,欺骗,不公正的对待,非议的眼光。我那颗承受了太多不该承受的苦痛的脆弱的心,似乎得到了一点温暖。

无伴奏——空旷的房间里,独坐。一个人,一把琴,无需旁人应和,也无需别人喝彩。怡然自乐。也许旁人听来琴音有些许寂寞与孤独,但那份寂寞却不是幽 怨的,而是从容不迫的,和谐的。独自一人品读这份美。又像是出世的空灵。陶醉在自己的臆想中。自恋的,仿佛天地间只有我一人。没有烦扰,没有那些污浊蒙乱 了双眼。孤独吗?一点也不,我拥有全世界。 我专注于我所钟爱的东西,我陶醉在自己的梦里。在那个小小的,只有我一人的世界,我得到所有的满足与安全感。那些曾困扰着我的事,都变得无关紧要。像是又 回到了子宫里,世界的全部只有温暖和自己的心跳声。眼泪缓缓流出,那只是在排泄我体内的污浊。在经历了这一切后我仍旧拥有纯净的自己。纯洁的心灵,没有看 见过污秽的双眼。我知道自己仍旧是那个我最爱的我。没有被改变,没有变得令自己讨厌。这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一件事啊!

琴声时扬时抑,像是在低述着我的故事。但是那些曾经的快乐与伤悲已不再左右我的情绪。像一个冷漠的舞者,在空无一人的房间跳舞。所有的情感只是肢体 本能的感觉。意识与肉体分离。舞动着的只是她的身体,她的情感随着她的身体而动。渐渐地她的身体唤醒了她的意识。她快乐地舞着。当她的意识与她的肉体相 连,她终于找到了她自己。

我们一生中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无伴奏”的,默默努力,却无人知晓;卖力“演出”,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我们做着的是我 们喜欢的事,已属难得,还要什么回报呢?即使我们现在做着的是我们所厌恶的事,但如果这是我们实现梦想所必需,那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也许,我们只是无 奈于生计,但如果那都是为了我们所爱的人,再苦也是心甘情愿的吧。试着学会享受与欣赏人生的“无伴奏”,忽视那些外界的干扰,看清自己,执著地去追求……

我所钟爱的巴赫再次拯救了濒临崩溃的我。让我如何感谢那早已逝去的智者,他留给我们无尽的爱……


“我没有爱过这世界,它对我也一样;我没有阿谀过他腐臭的呼吸,也不曾忍从地屈膝,膜拜它的各种偶像;……我站在人群中却不属于他们;……,虽然我自己不 曾看到,在这世上我相信或许有不骗人的希望,真实的语言,也许还有些美德,……,我还认为:善不只是空话,幸福并不只是梦想。”
———拜伦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