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喧嚣繁华的大地上 这个如同大舞台的虚幻空间中 竟然还有这样一处宁静的角落 留存着久远的气息
愚人湖 世上最纯净的美丽圣所 苍穹下最纯真的神秘地域 也是千万年间最孤独的存在 只有愚人们还热爱着它 把它当做不会离弃的永远的家……

愚人湖公告6号(10年12月6号)

这次公告有几件事情:
1.由于org域名一样被墙,我已经不再缴费,愚人湖畔又回到blogspot时代;
2.由于大家都对原来的背景表示不满,因此我尝试修改了整个主题。对修改blogger的模板我感到很棘手,便选了默认主题的一个,再找了一个感觉对头的背景;
3.前一段意识到可能会在搜我文章的时候一点击就跑到该文章链接的蓝岸原文处而不是本博客……因此对蓝岸原文处的链接采取了文内标示链接的办法;
4.状态不好,很久没更新,也许自己更应该写文集而不是找博客。
最后,你们能到这里,必是翻了墙
艰辛而来。岗哨在此感谢你们。希望你们愉快!

2006年3月12日星期日

关于精神病一些历史的演讲摘要【转】

時間︰2004年02月14日
地點︰文化大學教育推廣部B1
主講人︰陳嘉祥(慈濟醫院精神科主任、慈濟大學遺傳學教授)

巫術、惡魔、放血、馬戲團,這些都是精神醫療令人鼻酸的過往。踏入20世紀,電療、藥物的治療開始現身,但精神分裂的起源仍是未解之謎......

從納許說起......
納 許(John Nash)的故事曾被寫成小說並拍成電影《美麗境界》,他是諾貝爾奬得主,也是個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有幾個臨床症狀,第一類是妄想,也就是對某些 信念信以為真且深信不疑,就像納許會覺得蘇聯的人要害他,還有他看到的數字都存在某種暗示,在跟他溝通某種秘密。病人的妄想內容跟時代會有關係,例如過去 有些病人是老榮民,會幻想共產黨或國民黨要迫害他,而年輕一代的病人妄想內容就有所不同。另一類症狀是幻覺,包括幻聽,也就是聽到無中生有的聲音,像是有 聲音在跟他講笑話,或是駡他;還有視幻覺,看到不存在的東西;或聞到很難聞的味道;以及體幻覺,像是覺得身上有蟲在咬。這些症狀都跟思考有關,因此病人有 時會語無倫次、答非所問。嚴重的話,還會出現一些退化行為,像是衣服穿得很邋遢或不穿衣服,甚至更退化到玩起自己的排泄物。還有些病人還會變得比較退縮, 躲在家裡不出門,也就是所謂的負性症狀。在精神科跟病人會談的過程中,如果病人出現兩個症狀時,就可能是屬於精神分裂症,而納許便是出現了幻聽和妄想這兩 種症狀。

最早對精神分裂症有研究的是19世紀末20世初德國精神科醫師克雷培林(Emil Kraepelin),他發覺嚴重的精神病人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早發性癡呆(當時還沒有精神分裂症這個名詞),因為這類病人大多在青春期發病,之後功 能開始退化,時間較同年齡的人來得早;另一類則是燥鬱,情緒的起伏很大。一直到了瑞士的精神科醫生布洛爾(Eugen Bleuler),才發明了「精神分裂」(schizophrenia)這個字眼,就是心靈的分裂之意。

目前認為精神分裂症是屬於慢性疾 病,雖有10%會因不明原因而自然痊癒,但絕大多數的病人都無法治癒。這種疾病大多在青春期時發病,經過大約半年的時間症狀慢慢呈現出來,而治療的過程大 概要一個月,有時還要住院,導致功課跟不上,有時還可能要休學,於是慢慢就會跟社會脫節,變成社會邊緣人。因此,精神分裂症不但造成病人及家屬的痛苦,也 是社會的隱憂。

精神醫學的黑暗過去
在台灣,由於社會對精神疾病的認識不夠且傾向負面,所以我們所接觸到的病人在前 往精神科問診前,有99%都有接受過民俗療法,例如收驚、解運、算命等。在西方,也有認為是惡魔附身,而有驅魔的儀式,讓魔鬼從身上離開。基督教剛興起 時,是以仁愛的精神來對待精神病人,認為他們是惡魔附身的可憐人。但是到了中世紀,則認為他們被邪魔附身以後就成了惡魔的代言人,所以用盡各種方式要將惡 魔打跑。他們也會對病人進行審判,將他們手腳綁住、放在水上會浮著或浸到水中一段時間,若是不會死,就表示有巫婆邪術,所以要燒死。另外,放血治療在西洋 歷史上也是非常重要的治療方法,希臘人認為,人有四種血液,要平衡才會健康,所以在治療精神疾病時,就要把髒的血放掉恢復平衡。這個概念一直從希臘羅馬時 代,一直流傳到18、19世紀。

到了18世紀的在英國,這些精神病患往往會被關起來,當成馬戲團的動物一樣,開放給上流社會參觀。另外, 由於一般民眾不了解如何處理這些病人,又怕他會跑出去攻擊別人,所以就有人把病人關在籠子裡或綁在椅子上,限制他們的行動(即使到現在,在台灣都還有精神 病人一直沒有就醫,而被家人關在家裡)。但是,精神科醫師觀察到病人並不是一直都會打人,其實他們狀況好的時候比亂的時候多,沒有必要一直把病人關起來。 因此,當時法國精神科醫師畢乃爾(Philippe Pinel)在當了院長以後,就把精神病病人的手鐐腳銬給打開,並帶病人祈禱、唸聖經。同時,他也認為環境和活動可以改善症狀,所以把精神病患都送到郊 外,並利用職能治療,將精神病病人治療好以後,讓他們從事美勞活動。這些做法是精神醫學上的一大革命。

19世紀時,麥斯默(Franz Anton Mesmer)認為精神力量和大自然的磁場是一致的,將大自然的磁場傳給每一個人,可以疾病給治好。後來大家認為這是一種催眠的方式,在當時是精神科常用 的一種治療方式。同時期的佛洛依德則是強調自由聯想,分析病人因為小時候的創傷,而導致現在的種種,這在心靈的某些層面有用,但對精神病病人的幫助卻不 大。

後來,有些人認為病人為什麼一直胡思亂想,有沒有辦法讓病人清醒一點?所以在20世紀初,就有人把病人全身脫光用水柱沖,希望能讓病 人清醒過來。這個時期還有瘧疾治療法(當時有很多病人其實是得了梅毒,進入梅毒第三期傷害到中樞神經,而開始出現精神症狀):歐洲的醫生發現,有些病人得 了瘧疾發燒時,精神症狀會好一點,所以他們就抽出瘧疾病人的血液,打到精神病病人身上來治療精神病,這種瘧疾治療法還曾得過諾貝爾獎。另外還有胰島素昏迷 療法,打胰島素讓病人血糖降低而昏迷,一段時間之後再餵病人糖水,使血糖升高而醒過來。也有利用化學藥物引起痙癴的療法,醫生發現患有癲癇的精神病人,在 癲癇發作抽筋後精神狀況會改善,所以他們為了誘發抽筋,就給病人服用化學藥物。

從20世紀初開始施行的療法,到目前還沿用的是電療法,這 是目前認為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大約有80~90%的病人對電療有反應。這種療法適用於行為非常混亂、即使綁起來也無法制止的病人,還有嚴重抑鬱症、有強烈 自殺念頭的病人,以及用在對其他藥物都沒有明顯反應的病人,做為最後的治療方法。目前進行電療,一般都是會在操作前先為病人麻醉或打安眠藥,並使肌肉鬆 弛,然後讓電流通過2、3秒。病人的頭上會貼電極以便觀察腦波,還有心電圖監控,所以現在做電療應該是很安全的。另外,雖然精神科觀察的是行為,但也有醫 師希望用外科方式來治療。例如飛越杜鵑窩這部片子,有兩個人帶頭搗亂,醫師用電療或其他方法都無效,最後將病人的腦部一部份切除後,病人就不會再搗亂,但 也變得笨笨的。不過,因為我們的行為和情感都是受腦部所控制,而腦部一旦部份切除後,就無法復原,所以反對聲浪也很大。

附:西方心理治疗简史


心理治疗自古以来就存在。早在氏族社会,部落中如有人生病,就被认为是大自然中的“神灵”降灾所致,为此采取祭祀、还愿或赎罪的方式以求免除灾祸。祭司或 巫医在神秘庄重地宗教仪式中运用“神灵”的力量为病人驱邪除魔,病人及其家属则顶礼膜拜。这种气氛给病人带来希望和信心,稳定了病人因恐惧而 到骚扰的情绪,部分病人由此而被治愈,这其实就包含有心事治疗的成分。在圣经里也记载了很多盲、聋、哑人和不能走路的跛子,来到耶苏基督跟前,接受他的扶 摸,结果残祛病愈。推论这些病人当中难免有不少是患有癔症一类的病人。此外,各种宗教里都有关于上帝、神、佛或者圣人治病的记载,病人都是信仰,即“诚则 灵”达到恢复健康的,这些都说明了心理治疗的历史源远流长。

当人类步入封建社会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使了职业上的分工,对人类疾病的治疗多由专门从事医疗职业的医生来承担,他们从实践中摸索出如草药、单方、验 方、针刺、按摩等形式的治疗手段。这些措施并不一定都有治疗作用,其中有一些甚至还会起到伤害性作用(如放血、峻泻、烧灯花等),但医生在治病过程中常先 进行一套仪式如 沐浴、更衣、焚香等,然后才进行望、闻、问、切等诊断操作程序,这些都给病人及其家属以信任感,起到心理治疗的效应。二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已以识到 心理治疗的重要性:“精神不进,志意不治,病乃不愈”,十分强调“治神入手”、“治神为本”(见专栏17-1)。在西方,早在古埃及和古希腊时代就对心理 治疗相当重视,如强调要把“言语”作为一种治疗疾病的工具,也有的使用惊吓作为治疗某些疾病的手段,如让精神病人走过在河中搭起的特制的桥,当病人行至桥 中央活动亭子时,突然落人桥下冷水中,受惊后使疾病好转(因之,这种桥被为“疯人之桥”)。

进入中世纪后,由于神学和宗教的无上权威,阻碍了科学与医学的进步,把精神病人当作魔鬼附体而采用锁绑、吊打、烧灼等摧残肉体的方法来驱魔,阻碍了心理治 疗方法的应用。直到1792年在法国精神病学家比奈(Pinel)的倡导下,去掉疯人院中精神病人的铁链与枷锁,用人道主义的方法对待精神病人,心理治疗 才又重新得到发展。

十九世纪Braid、 Charot 、Janet和弗洛德等学者对十八世纪末开始流行的催眠术和催眠现象作了研究,并把它当作治疗精神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弗洛伊德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心理分析疗 法,大在推动了心事治疗的发展。他所建立的一整套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成为心理治疗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影响深远。心理分析疗法成为二十世纪前半叶占主 导地位的治疗,为精神科的医生们所广泛使用,心理治疗遂成为主要应用于精神科的一种专门技艺。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随着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术的渗入,心理 治疗的方法和种类日益增多,人们对心理治疗的需要也不断增长,从事心事治疗工作的也不再仅仅是精神科医生,而扩大到临床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及牧师等。各 种专业的人员,如儿科医生、儿童保健人员、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管理青少年罪犯的司法工作者等都要求掌握一些心理治疗的知识和技术,心理治疗已不再局限于医 生和病人人。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艾森克、沃而普(Wolpe)等人创立了行为疗法,通过学习理论的原则来改变不适宜的行为,使心理治疗的病种更为广 泛,并因具有较理想的效果而成为时髦的治疗方法。社会上有许多心理较为不健康的人也要求作心理治疗来促进他们自身的健康,所以,其实施范围也已越出医院。 由于各治疗家或学派的理论不同,有的是把心理治疗看作为心理社会治疗或教育治疗,有的则看作是促使人格和自我发展的手段,所以,对于心理治疗至今尚没有一 个能使大家都能的定义和分类。

现代医学传入我国后,心理治疗的发展在本世纪前半叶主要限于精神病学领域。少数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学工作者在精神病院中曾对某些神经症和心理变态的病人进行 心理治疗,由于其理论和实践在承袭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派,脱离了中国社会文化传统的实际,所以效果不理想,心理分析学派在中国的影响也很小。自1953 年起,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曾对神经衰弱进行集体和个别的心理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特别是1958年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与医学界有关单位协作,曾先后 对北京的大学生、钢铁工人、军队机关干部中患神经衰弱的病人进行了贯彻心理治疗原则的综合快速疗法,在短期内(一个月左右)获得较高的疗效。后来又把这一 疗法应用于高血压、溃疡病和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同样获得比其他疗法更为理想的效果,从而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悟践心理疗法”(在第二十章介绍)。近十年 来,不但在我国的精神病学领域内,心理治疗已作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而且在医学其他领域也开始重视心理治疗对各种心身疾病的治疗效果。全 国已有不少地区开办了心理治疗和生物反馈学习斑以适应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需求。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