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喧嚣繁华的大地上 这个如同大舞台的虚幻空间中 竟然还有这样一处宁静的角落 留存着久远的气息
愚人湖 世上最纯净的美丽圣所 苍穹下最纯真的神秘地域 也是千万年间最孤独的存在 只有愚人们还热爱着它 把它当做不会离弃的永远的家……

愚人湖公告6号(10年12月6号)

这次公告有几件事情:
1.由于org域名一样被墙,我已经不再缴费,愚人湖畔又回到blogspot时代;
2.由于大家都对原来的背景表示不满,因此我尝试修改了整个主题。对修改blogger的模板我感到很棘手,便选了默认主题的一个,再找了一个感觉对头的背景;
3.前一段意识到可能会在搜我文章的时候一点击就跑到该文章链接的蓝岸原文处而不是本博客……因此对蓝岸原文处的链接采取了文内标示链接的办法;
4.状态不好,很久没更新,也许自己更应该写文集而不是找博客。
最后,你们能到这里,必是翻了墙
艰辛而来。岗哨在此感谢你们。希望你们愉快!

2007年3月24日星期六

西方古典音乐乐器图文全介绍及主要乐器音频[转]


演奏管弦乐曲的乐队,叫管弦乐队。近代大规模的管弦乐队,叫交响乐队。在交响乐队中包含着许许多多音响不同、形状各异的乐器。按照这些乐器不同的构造和发音的方法,一般可以把它们分为四类:即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
弦乐器是振动琴弦而发音的,有弓弦乐器、拨弦乐器和击弦乐器三种。常用的弦乐器是弓弦乐器,即用弓擦弦发音的乐器。弓弦乐器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四种。其中小提琴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独奏乐器,在重奏和管弦乐中也是居于首要地位的。




小提琴構造圖

小提琴(Violin)具 有优美、华丽的音色、宽广的音域和丰富的表现力。它的四根弦的空弦依次相隔五度,从最粗到最细弦定音为G、D、A、E。最高的是E弦,其次是A和D弦,最 低的是G弦。E弦是用金属做的,音色华丽;A弦和D弦是用金属细丝绞成或用兽筋包上金属丝制成,音色甘美;G弦在羊肠外包着银丝,音色丰腴。如德国作曲家 门德尔松所作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第一个主题,是用E弦奏出的,第二个主题主要是用A弦奏的;而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舍赫拉查德》 交响组曲第三乐章,标题是“青年王子和公主”,其中第一个主题是王子主题,抒情歌唱性的旋律共二十小节,由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齐奏,前八小节用D弦奏 出,后十二小节用G弦奏出。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开头生动活泼的回旋曲主题,先由独奏小提琴在G弦上奏出,然后移高两个八度,再用E弦奏出, 音色从浑厚变而为清丽,前后形成了强烈对比。

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极其细致多变。单是富有特色的各类弓法技术就非常多彩。它的主要弓法有下面几种:下 弓,弓子由上到下地擦弦,反之是上弓;连弓,一弓连贯地拉出许多音;顿弓,用上半弓一弓一音地拉出短促的重音;跳弓,用弓的中部演奏顿音,一弓一音,弓子 好象在琴弦上跳跃;抛弓,用上部三分之一弓,每弓二音或三音,自上而下,轻轻抛动,拉出半顿音;滚弓,弓子在四根弦上快速地滚动,演奏分散和弦。

小提琴除了多种多样的弓法技术外,还可以奏出各种和声。同时奏出两个音的,叫双音。它还可以奏出三个音 或四个音的和弦,但实际上真正同时奏出的只有两个音,其余的音是很快地紧跟着奏出的。小提琴的滚弓可以奏出分散和弦(各个音按照由低而高或由高而低的次序 先后奏出),如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中,独奏小提琴在展开部的末尾演奏了一个短短的华彩段(协奏曲中单独由独奏乐器演奏的段落,常常包含 华丽的演奏技巧),就是由分散和弦和颤音构成的。

小提琴上还有一种创造特殊色彩的技术,叫做泛音。当手指轻轻碰在空弦的正中,而不按下去时,空弦分两个 部分振动,发出比空弦高八度的、象长笛一般的音,就是泛音。当手指轻轻碰在空弦的三分之一的地方时,空弦就分三段振动,发出比空弦高十二度的泛音;当手指 轻轻碰在空弦的四分之一的地方时,空弦就分四段振动,发出比空弦高十五度的泛音(十五度也就是两个八度)。其余依此类推。这种在空弦上发出的泛音,叫做自 然泛音。另外还有一种泛音是用左手的食指把弦按下去,同时用小指轻轻碰在弦上,就可以发出比食指按弦发出的音高十五度的音,叫做人工泛音。柴科夫斯基所作 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的第二个主题再现时,有一个乐句同小提琴用人工泛音演奏,音区很高,音色特别清脆,象吹口哨一样。


中提琴


中提琴(Viola)的琴身比小提琴稍大,也是按五度调音。四根空弦比小提琴低五度。音色不好小提琴光辉明朗,但比较柔和浑厚。如果把小提琴比做女高音,则中提琴就是女低音。中提琴的演奏方法和小提琴基本相同。常用于重奏和管弦乐队,也用于独奏。

大提琴
大提琴(Cell)的 琴身比小提琴要长一倍,它的四根空弦比中提琴低八度,声音更为坚实丰满,高音区的音色壮丽,象富于英雄气质的男高音。由于大提琴有着美妙动人、真挚传情的 音响,常被作为独奏乐器,在重奏和管弦乐队中也是一种重要乐器。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第二乐章第一主题,是五拍子的圆舞曲,旋律柔美优雅,就是由大提琴奏 出的,听来感人至深。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欢乐颂》主题最开始就是从乐队深处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用喑哑的声响奏出,没有任何伴奏。


低音提琴(Double Bass)也叫“倍大提琴”,是体积最大、音域最底的弓弦乐器。有三根弦或四 根弦,空弦相隔五度或四度,发音深沉雄浑,犹如男低音。常担任乐队中总的音响的低音基础。在管弦乐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低音提琴通常演奏低音声部,但有时 也演奏旋律。例如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动物狂欢节》组曲中的第五曲《象》,由低音提琴奏出低沉雄健的旋律,描写大象的庄重的步态,是很能传神的。

以上简要地介绍了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四种弓弦乐器。在管弦乐作品中,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弓弦乐器齐奏一个旋律,可以使旋律加强力度,加深浓度,并丰富其音色和表现力。如贝多芬的 第五交响曲第三乐章中间部分一段舞蹈性旋律,起先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齐奏出来,音色深沉雄浑,这一段音乐被柏辽兹称之为“一只欢乐的大象在跳跃”,然后这 支旋律又由中提琴和小提琴奏出,依次转到弦乐中音部、高音部,最后又回到低音部再次重复一遍,这样反复在弦乐各个声部上反复演奏数遍,表现了一种真正的喜 悦情调。在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中,第二主题富于柔情的歌唱性旋律,由加弱音器的第一小提琴和大提琴相隔八度齐奏,抒发出一种宽广而深厚的感情。

弓弦乐器是管弦乐队的骨干乐器。在管弦乐队中,弓弦乐器共分为五个声部,即: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 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有时为了获得精致细腻的音响效果,各种弦乐器又都可以分为更多的声部。弓弦乐器有时也可以拨弦演奏,以取得特有的音响效果。乐 器愈大,拨弦所发出的音愈是宏亮。由斯特劳斯兄弟作曲的《拨弦波尔卡》就是有名的弓弦乐拨弦音乐。弓弦乐器还可以加上弱音器使音量减弱,同时也使音色变得 暗淡。乐器愈大,强弱音器的效果愈不明显;因此,低音提琴通常不加弱音器。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末尾处再次由小提琴加上弱音器奏出爱情主题,给 人以悲剧后的苍凉感觉。

弦乐器除了弓弦乐器以外,还有拨弦乐器。管弦乐队中常用的拨弦乐器,只有竖琴(Harp)一种。



竖琴是一种竖立的三角形的大型拨弦乐器。有四十六根弦,按照降C大调的 音阶排列。下面有七个踏板,控制七种不同音名的弦,每个踏板可以使它所控制的弦升高半音或全音。竖琴是用两手拨奏的,音色清朗如水。最富于特色的奏法,是 急速地先后奏出同一和弦中的各个音,称为琶音。柴科夫斯基的舞剧《胡桃夹子》第二幕第三景中的《花的圆舞曲》有一段美妙动人的竖琴独奏,弹奏的就是琶音。 竖琴在乐队中常常作为伴奏乐器,尤其是和长笛或小提琴等乐器相结合时,音色最为和谐。竖琴也象钢琴一样,可以演奏音域宽广的多声部乐曲。它不仅是一种乐队 乐器,同时也是一种表现力相当丰富的独奏乐器。

——编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广播讲座,钱仁康先生编著《音乐欣赏讲话》

木管乐器是用木料制成的管状吹奏乐器,其中也有用金属制成的,但按其性质仍称之为“木管乐器”。
木管乐器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有吹孔的,包括长笛和短笛;另一类是吹两片芦片做成的双簧哨而发音的,包括双簧管、古双簧管、英国管、大管和低音大管;还有一类是吹一片芦片做成的单簧哨而发音的,包括单簧管、低音单簧管和萨克管。

长笛和短笛都是横吹的。用金属或木料制成。它们的构造和吹法大致相同,但短笛比长笛的管子短一倍,因此发音也高八度。

长笛和短笛上都有键盘装置,笛孔的开闭是由键盘控制的。老式的长笛只有八个键,有些孔是由手指直接按的。这种长笛不能吹出正确的半音阶,有些音太高,有些 音太低。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说过:“如果还有比一个长笛更糟糕的乐器,那就是两个长笛。”他所指的就是老式长笛。后来德国的乐器改革家勃姆创造了一套新式 的键盘装置,使长笛可以吹出准确的半音阶来。据说勃姆带着新式的长笛去见罗西尼时,罗西尼正在洗脸,勃姆在客厅里等得不耐烦,就吹起他的长笛来,罗西尼听 了十分惊奇,他来不及洗去脸上的肥皂,赶快跑到客厅里叫道:“奇迹!奇迹!长笛居然能够吹出这样的音乐来!”后来勃姆的新式键盘装置推广到其他木管乐器 上,使有的木管乐器都能吹出正确的音来。

长笛声试听:聖桑 : <動物嘉年華會> 大鳥籠
长笛(Flute)是木管乐器中的高音乐器。它的音色清澈优美,发音灵活轻快,有人把它比做乐队中的花腔女高音。音域 有三个八度。各种快速的旋律和大跳的音程都可以吹得出来。演奏快速的音群时,常用双吐和三吐等吹奏法。双吐就是交替运用舌尖和舌根,三吐就是轮流使用舌 尖、舌根和舌尖。这些吹奏在罗西尼的《威廉·退尔》序曲第三段中都用到了。这段音乐再现了阿尔卑斯山上牧人用笛管吹奏的牧歌。先是英国管和长笛的曲调互相 呼应,长笛的曲调比英国管的曲调高八度,象是山谷里的回声;然后英国管的牧歌和长笛所吹轻巧灵活的陪衬声部结合在一起。长笛的声部包含各种快速的分散和 弦、同音反复、音阶进行、半音阶进行和大距离的跳进,显示了许多华丽的演奏技巧。

长笛有着宽广的音域和多彩的音色,它既可以吹明朗欢快的曲调,也可以吹悲怆伤感的曲调。格鲁克的歌剧《奥菲士》第二幕有一段长笛独奏,是非常凄恻动人的。 《奥菲士》取材于神话故事,描写古希腊色雷斯地方著名的诗人和歌手奥菲士到地府去寻找他死去的妻子欧律狄刻。这是第二幕第二景的芭蕾舞音乐,是伴奏幸福幽 灵的舞蹈的。由长笛独奏,弦乐伴奏,表现了幽灵们内心的悲痛。

短笛声试听:韋瓦第 : 短笛與弦樂團A小調協奏曲
短笛(Piccolo)是音域最高的木管乐器,也是交响乐队中音域最高的乐器之一。包含三个八度。音色尖锐,在乐队中 非常突出。贝多芬在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中,就用了短笛,它使整个乐队显得更加辉煌、有力和响亮。下面是结尾前的一段音乐,其中音响尖锐的音阶上行,就是短 笛演奏的。作曲家还常用短笛摸拟鸟鸣。

以上介绍了长笛和短笛,这是有吹孔的无簧木管乐器。下面介绍吹两片芦片的做成的双簧哨而发音的双簧木管乐器。双簧木管是直吹的。在双簧木管中,双簧管是高音乐器,英国管是中音乐器,大管和低音大管是低音乐器。

双簧管声音试听:普羅高菲夫 : <彼德與狼> 鴨子
双簧管(Oboe)的音域有两个半八度,音色带有鼻音一般的芦片声,有时富于乡村风味或田园风味,有时显得伤感和温 柔。在李焕之作曲的《春节序曲》中,双簧管所吹的民歌型曲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田园风味。而在柴科夫斯基第四交响曲第二乐章中,用双簧管奏出的主题, 则表现出一种忧郁而又略带一点甜蜜的感情。

古双簧管比双簧管低小三度,音色比双簧管更柔和而沉静。巴赫和他的同代人常常使用这种乐器。现代交响音乐作品中偶尔还可以碰到它。

英国管(English Horn)中音双簧管(Coranglai),比双簧管低五度,管身也较大。音色比双簧管浓郁而苍凉,即使吹田园风味的曲调也带有一种悲伤的味道。最典型的例子是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世界》第二乐章的主题就是由英国管奏出的孤独而苍凉的曲子。

巴松管的声音试听:普羅高菲夫 : <彼德與狼> : 祖父
大管低音双簧管,又叫“巴松”(Bassoon)。管 身很长。它的音域比较宽广,有三个八度,最低音比双簧管低两个八度。大管的音色变化较多,下面的声音严峻阴沉;中间的音色温和甘美,高音区则象男高音的声 音。而大管最富特征的,是常常带有愉快和诙谐的性格,用它来吹装饰性的华彩句和进行曲是很有特色的。比才歌剧《卡门》第一幕与第二幕之间的间奏曲开始的旋 律就是用大管演奏的,节奏感极强,预视了第二幕开始时的欢乐场面。

低音大管是木管乐器中的最低音乐器。它的最低音比大管低八度,音域比大管略小,音色更加低沉威严。

以上介绍的是双簧木管,下面谈谈单簧木管。单簧木管是吹一片做成的单簧管哨而发音,也是直吹的。它包含各种调的单簧管、低音单簧管和萨克管。

单簧管声音试听:韋伯 : F小調協奏曲第一首、作品編號73(J-114) 第二樂章 - 不太慢的慢板
单簧管又名黑管,常用的有降B调、A调和C调三种,此外,还有音区较高降E调。单 簧管的音域比双簧宽广,约有三个半八度。各个音区的音色有很大的区别:低音区浑厚响亮;中音区圆润柔和,且富于表情;高音区则较尖锐。一般地说,单簧管的 音色比双簧管明朗和丰满,但也略带芦片声,不如长笛那么透明。而且各种调的单簧管在音色上还有一些区别。 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第四乐章第二主题的旋律,是用A调单簧管吹奏的,这个真挚淳朴的主题,表现了置身异国的德沃夏克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在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第五乐章中,交响曲中的爱人主题加上了许多装饰音,变成一个粗俗的曲调,由音色锐利的降E调单簧管吹出。

低音单簧管比降B调单簧管低八度,声音极富于表现力,但略带阴暗、神秘的色彩。

萨克斯管声音试听:穆索斯基 : <圖畫展覽會> 舊城堡
单簧木管乐器除了单簧管和低音单簧管外,还有比利时乐器制造家萨克斯创造的一整套“萨克斯管”, 有高音的,有中音的,有次中音的,有上低音的,也有低音的。音色异常丰富并带有悲凉气氛,也有象单簧管那样的芦片声。各萨克斯管的音域约有两个半八度。萨 克斯管常于爵士乐队,也用于交响乐队和军乐队。在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中,两个旋律都由各种乐器轮流演奏。其中第二旋律先后由降B调次中音萨克斯管和F 调高音萨克斯管吹奏。在比才的《阿莱城的姑娘》第一组曲的《前奏曲》中,第二个主题的抒情性曲调,是由降E调中音萨克斯管吹奏的。这个曲调悲怆动人,在原 戏剧中是代表白痴的弟弟的。

——编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广播讲座,钱仁康先生编著《音乐欣赏讲话》
长笛
短笛
双簧管
英国管/中音双簧管
大管/巴松管
低音大管/低音巴松管
单簧管/黑管
低音单簧管
中音萨克管


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

铜管乐器是用黄铜制造的管状吹奏乐器,是以嘴唇的振动,激起管中空气的振动而发音的。铜管乐器包括短号、小号、圆号、长号、大号和各种萨克斯号。 早期的铜管乐器,是没有活塞装置的,因此管子的长度不能改变,低音区只能吹大三和弦中的音,高音区才能吹出完整的音阶来。吹不同调的音乐,要用不同调的乐 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后,短号、小号、圆号、大号和各种萨克斯号都装有三个活塞,按下活塞,可以降低一个至六个半音;因此从低音到高音,都可以吹出半音 阶来。有的乐器,还有第四个和第五个活塞,可以改调或校正音高。长号则用套管的自由伸缩,也可以吹出全部半音阶来。



小号

小号

短号


小号声音试听:韋瓦第 : G小調小號協奏曲<約翰、鐵迪篇>第一樂章 - 快速
小号(Trumpet)短号(Cornet)是高音铜管乐器,音色辉煌嘹亮,富于英雄气概,适合于吹奏号角之音和进行曲式的旋律。

罗西尼的《威廉·退尔》序曲中的号角之音,是用E调小号吹出的。这个曲子也是歌剧的序曲,歌剧以十四世纪瑞士的民族解放斗争为题材,这段号角之音意味着斗争的胜利。

在威尔弟的歌剧《阿伊达》的第二幕第二景中,埃及大将拉达美斯率领了埃及军队凯旋归来。走在行列前面的,是两组小号吹奏手,吹着凯旋进行曲。第一组吹的是降A大调,当第二组登场时,忽然改为B大调;调性色彩的鲜明对比,造成了振奋人心的效果。

在十九世纪初叶以前,小号还没有活塞,和军号相似,称为自然小号。在这种小号上,只有高音区才能吹出完整的音阶。所以在十八世纪作曲家的作品中,号常常吹得很高。

短号和小号相似,但号管较短。音域和小号相同,音色较柔和,不中小号光辉,因此在交响乐队中比小号用得少。

圆号/法国号
法国号声音试听:普羅高菲夫:<彼德與狼> 狼
圆号(Horn),又称法国号,是一种中音铜管乐器,管身卷曲成圆形。音域较广, 包含三个半八度。音色柔和,富于表现力。它既可以吹旋律,又可以吹和声,可以和木管乐器和弦乐器配合得很好,是用处最广的铜管乐器。在韦伯的歌剧《自由射 手》序曲中,开头一段描写静穆的森林景色的民歌型主题,是由四个圆号吹出的。圆号的音色常常使人想起猎人所吹的号角,所以许多圆号所吹的音乐,都和森林的 形象有关。

韦伯写这个曲子的时候,还只有自然圆号,也就是没有活塞的圆号。《自由射手》序曲开头一段是C大调,但其中有些音,是要用F调的自然圆号才能吹出来的。所 以这段描写森林的音乐,是用两个C调圆号和两个F调圆号交替吹出来的。除了四个圆号吹旋律和和声以外,还有弦乐器的伴奏。

近代装有活塞的圆号,可以在同一乐器上吹出全部半音阶来,因此也可以自由转调。 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第二乐章开头,由第一圆号独奏的抒情主题,是D大调;当进入第二主题时,转到了升F大调。第一主题的前半部分在弦乐器的伴奏下, 由圆号吹出婉如歌的曲调,表现出真挚、亲切而深有感慨的情怀;后半部分由圆号和音簧管互相对答。在第二主题中,圆号的声部衬托着双簧管的旋律,表现出对光 明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从D大调移高大三度,进入升F大调,调性色调顿时明朗起来。

圆号吹奏者把右手伸进圆号的喇叭口,可以使音降低,称为“阻塞音”。如把右手完全塞进,则音色朦胧而有金属声,称为“闭塞音”。还可以把梨形的“弱音器”放进喇叭口,可以获得类似“闭塞音”的音色。各种铜管乐器都可以加“弱音器”。除了圆号以外,最常用弱音器的是小号。


长号

长号和大号


长号声音试听:華根賽爾 : 降E大調協奏曲第二樂章 - 很快板
长号(Trombone)是一种附有伸缩管的中音和低音铜管乐器,俗称“拉管”或“伸缩喇叭”。有中音、次中音和低音三种,最常用的是次中音长号。长号的音色庄严有力,适合表现深厚、雄浑的感情。

大号声音试听:積合 : 大號組曲第六首"蘇格蘭人"
大号(Tuba)是最低音的铜管乐器,音色低沉浑厚,常吹和声中的低音,吹旋律的时候比较少。

大号是萨克斯号的一种。萨克斯号象上一讲中所讲的萨克斯管一样,是巴黎乐器制造家阿多尔夫·萨克斯所创制的。萨克斯号有高音、中音、次低音、低音等一系列高低不同的乐器。大号就是低音萨克斯号。萨克斯号主要用于铜管乐队,除了大号以外,在管弦乐队中很少使用。

打击乐器(Percussion)是敲打发音的乐器,种类很多,有金属制的,有皮革制的,也有木制的;有能够发固定音高的,也有不能发固定音高的。乐队中 的打击乐器,大多用来加强节奏,或造成色彩上和戏剧上的效果,用打击乐器演奏旋律,或把它作为独奏乐器使用的比较少见。

定音鼓

鼓(Drum)是乐队中常用的打击乐器,有定音鼓(Timpani)、大鼓(Tom-tom)、小鼓(Tabor)铃鼓(Tambourine)。但只有定音鼓是有固定音高的。定音鼓能 发出微妙的弱音,也能发出雷鸣般的强音。定音鼓的形状象半个大圆球,鼓身用铜做成,鼓面蒙兽皮。它可以通过松紧鼓皮周围的螺旋或脚踏机械装置调整音高。在 管弦乐队中,通常用一组定音鼓。在乐曲中,定音鼓除了加强节奏外,有时也可以演奏旋律。例如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开头,是一个八度下行的音调,在 不同高度上多次反复,第一次和第二次由弦乐器奏出,第三次由定音鼓奏出,第四次由木管、铜管和弦乐器奏出。

理查·斯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乐章《日出》里,为了表现日出的辉煌,先用铜管乐由远自近吹出引子,然后由定音鼓敲出了最强音,重复两次后管乐齐鸣,仿佛太阳从徐徐升起,突然冲出地平线光芒万丈。

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第三乐章“田野风景”的末了,用四个定音鼓来描雷鸣,是很形象化的。英国管吹出牧歌的曲调,但回答它的只有远处的雷声,这就是这一段音乐所表达的意境。

定音鼓可以加弱音器,就是用一块绒布蒙住鼓皮,鼓槌打在绒布上,从而减弱它的音量。

大鼓小鼓没有固定音高,是用来加强节奏的打击乐器。在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当合唱主题变为军队进行曲时,先由大管、低音大管和大鼓反复着低音,作为前奏。当木管乐器和圆号吹出旋律时,以及后来出现人声时,又加进了铜钹(Cymbals)三角铁(Triangle);这时大鼓和铜钹加强了每小节的强拍。

小鼓不象大鼓用来加强强拍,它的主要用处是在弱拍上打出细小的节奏。 舞剧《红色娘子军》序曲中,先由号角吹出引子,定音鼓、铜钹、小鼓打出节奏,在小鼓一串细小的打击音后由弦乐奏出娘子军主题,低音弦乐和小鼓的节奏型音型 伴奏着。最后在一片高昂的音乐声中,由定音鼓和大镲(铜钹)的伴奏下奏出一个长音,结束了序曲。

铃鼓是羊皮手鼓的周围装着许多小铜片,用手打击鼓面或摇动鼓身时,小铜片也叮铛地响起来。它也是没有固定音高的。 在柴科夫斯基《意大利随想曲》中,当奏完了前四个主题,简短地再现了第二主题,迎来了全曲的最高潮——优秀的塔兰台舞曲后,再次出现了第三个主题,不过这 个主题在一个新的调性中出现,铃鼓奏出细小而欢快的节奏,定音鼓敲出强烈的重音更加辉煌。

在金属制的打击乐器中,钟琴和钢片琴都是有定音的。钟琴由一系列长短不同的钢条或钢管排列而成,敲击时发出钟的声音,清脆而明亮。在柴科夫斯基的舞剧《胡桃夹子》第二幕“游艺舞”中的“茶会”,也就是《胡桃夹子》组曲中的《中国舞曲》中,可以听到钟琴的曲调。

钢片琴是一种有键盘的打击乐器。形状象直立的小钢琴,用许多有固定音高的金属片排列在一个木制的共鸣箱上面,用槌敲击 而发音。它可以打出钢琴上最高的四组音。声音柔和悦耳。柴科夫斯基在《胡桃夹子》第二幕糖梅仙子和糖浆公子双人舞的第二变奏舞,第一次用钢片琴奏出甜蜜、 幽雅而纤巧的音乐。钢片琴可以象钢琴一样演奏和声。在这个曲子中,钢片琴是主要的乐器,中间还有一段钢片琴的华彩段。

三角铁、锣(Gong)铜钹都是没有定音的金属打击乐器。三角铁是用钢条弯成三角形,用钢棒敲击发声,音色清澈,象银铃的声音。锣和铜钹是中国乐器,富于戏剧性的效果。

在木制打击乐器中,木琴(Xylophon)是有定音的,它用一系列长短不一的木条组成,敲击时发出轻快的高音来。

响板是没有定音的木制打击乐器。它是一种西班牙乐器,用两片贝壳形的木片互相拍击而发声,原来是用来伴奏舞蹈的。在比才的歌剧《比才》第二幕中,女主角卡 门对着青年军人霍塞打着响板载歌载舞。在这首没有歌词的舞蹈歌曲中,卡门的“啦啦啦啦”的歌声是用响板伴奏的;后来远处传来了军营中的归队号,因此又和军 号声结合在一起。

——编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广播讲座,钱仁康先生编著《音乐欣赏讲话》

西方古典音乐乐器图文全介绍(补充版)



弦乐器
在管弦乐队种主要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四种乐器,其音域范围包括高音、中音、低音、与最低音,每一种乐器的音域也很宽广,富于歌唱性,表现力极强。数百年来,弦乐器在演奏家和教育家的创作表演中,演奏技巧发挥的比较完美。深受人们的喜爱。
弦乐器以弓拉弦演奏为主,也可拨奏。两种方法都可以演奏分弓、连弓、跳弓、断弓、飞跃跳弓、撞弓与击弓等;也可演奏音阶、双音、和弦、琶音以及分解和弦。
弦乐器都可使用弱音器、弓杆击奏、靠近琴码拉走或靠近指板拉奏等演奏方法,来改变音色。
弓弦乐器皆可演奏自然泛音,除低音提琴外,皆可演奏人工泛音,有很好的效果。
弦乐器的力度变化,可以从极弱演奏至极强,但对某一声部,或独奏部分的使用,应注意音量的平衡。
弦乐器是很好的独奏、重奏、合奏和伴奏的乐器,是管弦乐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乐器有: 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倍低音提琴
小提琴(Violin) 乐器名称:小提琴(Violin)
应用谱号:高音谱号,不移调记谱。
结构组成:琴身(包括琴头、琴颈、指板和共鸣箱)、 琴弦系统(包括弦轴、挂弦板、琴马和琴弦)和琴弓。
使用材质:琴身: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最佳;琴弦:金属丝;琴弓:马尾。
乐器特色:属提琴族乐器中的高音乐器,艺术表现力丰富,音色优美、表达含蓄、变化多端,具有歌唱般的魅力。
小提琴是一切弓弦乐器中流传最广的一种乐器,也是自17世纪以来西方音乐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
现在的四弦小提琴是16世纪从老式的三弦小提琴发展来的,1650-1730年间经斯特拉迪瓦里、 阿马蒂和瓜尔内里等家族加以改进而臻于完美。再后来的改良包括加长指板,增加腮托,用钢丝和尼龙丝取代肠线琴弦等。
  小提琴是最具表现力的乐器之一,演奏技巧极其丰富,作曲家们经常用以引发作品的基调。 小提琴在交响乐队中,分为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第一小提琴常担任乐曲的主旋律,第二小提琴 则担任乐曲主要声部的和声伴奏。此外,小提琴也常在室内乐和小品中常用于独奏。近年来,小提琴又成为当代流行乐和爵士乐的当家乐器之一。
  迄今为止售价最高的小提琴系斯特拉迪瓦里奥斯于1720年制造的。1990年11月以82万英镑的价格易手。
中提琴(Viola) 乐器名称:中提琴(Viola)
应用谱号:上中音谱号。结构组成:类似小提琴,但琴身稍大,琴弓较长且稍显粗重, 定弦比小提琴低五度。
使用材质:琴身: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 音色最佳;琴弦:金属丝;琴弓:马尾。
乐器特色:属提琴族乐器里的上中音乐器,音色柔和、深沉, 略带些沙哑,因而亦独具特色。
中提琴仅比小提琴大七分之一,外形几乎一模一样,同样广泛应用于管弦乐队、交响乐队 以及室内乐(尤其是弦乐四重奏)中。但中提琴通常担当中音声部,为主旋律起伴奏和衬托的作用, 极少用于独奏。不过偶尔也以独奏乐器的形象出现,如在柏辽兹的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 中提琴的独奏就占了相当比重。中提琴的音质别具一格,近似鼻音的咏叹,非常适合表现深沉与神秘的情调。  

 
大提琴(Cello)

乐器名称:大提琴(Cello)
应用谱号:低音谱号或中音谱号、次中音谱号。

结构组成:类似小提琴,但琴身大很多,琴弓稍粗且短,定弦比中提琴低八度。

使用材质:琴身: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最佳;琴弦:金属丝;琴弓:马尾。

乐器特色:属提琴族乐器里的下中音乐器,音色浑厚丰满, 具有开朗的性格,擅长演奏抒情的旋律,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感情。

大提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是一种叫作“低音维奥尔琴”或“膝间维奥尔琴”的 15世纪的乐器演变而来。维奥尔琴的体积不像大提琴那么大,弧形也不那么明显,但演奏时可以夹在两膝之间,像大提琴那样用弓拉奏。

  大提琴最初在意大利语中被拼作Violoncello,后来逐渐简写为Cello。 大提琴以其热烈而丰富的音色著称,是交响乐队中最常见的乐器之一。适合扮演各种角色: 有时加入低音阵营,在低声部发出沉重的叹息;有时则以中间两根弦起到节奏中坚的作用。

  大提琴最为辉煌的时刻,要数作曲家赋予其表现如歌的旋律的使命。整个大提琴组奏出的美妙的旋律,足以令交响乐队中的任何其他乐器都相形见绌。


倍低音提琴(Double Bass)

乐器名称:倍低音提琴(Double Bass)

应用谱号:倍低音谱号。

结构组成:类似于大提琴,但琴弦更粗(且通常使用肠衣弦),琴体更大,琴弓更粗更短,定音比大提琴低八度。

使用材质:琴身: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最佳;琴弦:金属弦,也有以肠衣为原料;琴弓:马尾。

乐器特色:是弦乐器中形体最大的,音色极其低沉柔和,并且能 奏出极美妙的泛音,拨弦奏法可发出隆隆声,用于 描述雷声或波涛声往往恰到好处;慢奏时效果最佳, 不宜快奏;高音部分音质纤弱动人。



  倍低音提琴体积庞大,需站立演奏。它有两种基本形制:一种属于六弦提琴一族,肩斜背平(见上图);另一种属于小提琴一族,肩较方,背微圆。

  倍低音提琴是管弦乐队和交响乐队中的最低音声部,多充当伴奏角色,极少用于独奏,但其雄厚的 低音无疑是多声部音乐中强大力量的体现。贝多芬就常用它在交响乐队中演奏重要的旋律。如他在 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开始时,用倍低音提琴演奏的宣叙调,有力地回绝了前三个乐章的主题动机。 还有圣·桑在他的《动物狂欢节》中,用倍低音提琴生动地塑造出笨重、庄严的大象形象。


木管乐器
因为用乌木或硬木制造而得名。新式长笛改用金属制作,但其发音原理仍同木管乐器,所以仍属于木管类乐器。
木管乐器从发音方法上可以分为三类。(1)气流直接吹入吹孔使管柱振动发音。如:长笛、短笛;(2)气流通过双簧吹入使管柱振动发音。如:双簧管、英国 管、大管与低音大管;(3)气流通过单簧出入使管柱振动发音。如:单簧管、低音单簧管。各种木管乐器的音色甚为丰富而优美。

从发音原理讲,木管乐器可分为两类:(1)第一类按开管原理发音,如:圆锥形管柱的双簧管类、大管类、和横吹圆柱形管柱的新式长笛类。此类乐器使用统一基 本指法可以“八度超吹”,得到比基础音高八度的泛音。此类乐器只能吹出第二和第四泛音,称“八度乐器”。(2)第二类按闭管原理发音,如:直吹圆柱形管柱 的单簧管类乐器。此类乐器使用同一基本指法演奏,超吹后发出比基础音高十二度的(比基础音高八度加一个纯五度)泛音。此类乐器只能吹第三和第五泛音,称“ 五度乐器”。
木管乐器中“八度乐器”类第三泛音以上的高音区和“五度乐器”类第十二度泛音以上的高音区,常不能用基本指法吹奏,必须用其它的执法吹奏,便产生“交错指 法”。因此颤音的演奏和快速乐句的使用,应考虑:(1)颤音演奏的可能性和困难程度;(2)在变换泛音超吹时,如:长笛的d3—e3上、下音区之间的乐 句;双簧管b1—#c2上、下音区之间的乐句;单簧管bb1—c2(记谱音)上、下音区之间的乐句;大管的f—g上、下音区之间的乐句。使用时应该考虑演 奏上的执法的那一程度。“交错指法”须慎重使用。
木管乐器均具备半音键,可以演奏音阶、半音阶和音程跳跃。但在四个升号和四个降号以上的调上吹奏华彩性乐段较困难,应避免使用。
木管乐器的音色各异、特色鲜明。从优美亮丽到深沉阴郁,应有尽有。正因如此,在乐队中,木管乐器常善于塑造各种维妙维肖的音乐形象,大大丰富了管弦乐的效果。
主要乐器有:短笛 长笛 单簧管 英国管 双簧管 大管

短笛(Piccolo)

乐器名称:短笛(Piccolo)

乐器本调:C 调。

应用谱号:高音谱号,不移调低八度记谱。

实用音域:小字二组C-小字五组C。

使用材质:普通型:无缝镍银管,专业型:硬质真银。

乐器特色:音域比长笛高一个八度,可达到乐队的 最高极限,音色尖锐透明,同音区不如长笛 丰满,属装饰性乐器,很少独奏,用于 管弦乐队和军乐队中。

  短笛是长笛的变种乐器,是交响乐队中音域最高的乐器,通常由第二长笛手吹奏。由于音色尖锐, 富于穿透力,有节制,审慎地使用可使整个乐队的乐声更加响亮、有力而辉煌。常用来表现胜利凯旋、热烈欢舞或描写暴风雨中的风声呼啸等。


长笛(Flute)

乐器名称:长笛(Flute)

乐器本调:C 调。
应用谱号:高音谱号,不移调记谱。

实用音域:小字一组C-小字四组C。

结构组成:管身(含吹节, 主节和尾节)和音键系统。

使用材质:普通型:无缝镍银管,专业型:硬质真银。

乐器特色:清新、透彻,色调是冷的。高音活泼明丽,低音优
美、悦耳,广泛应用于管弦乐队和军乐队。

  长笛的流传已有好几个世纪,其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代,当时它还只是竖吹的上面开孔的粘土管。到了海顿所在的年代(1732-1809),长笛 已成为交响乐队中的固定乐器。19世纪初, 随着特奥巴尔德·波姆发明的按键装置(后来亦被用于单簧管、双簧管和大管等),长笛完成了定型。

  长笛音色柔美清澈,音域宽广:中、高音区明朗如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低音区婉约如冰澈的月光; 而且擅长花腔,演奏技巧华丽多样,在交响乐队中常担任主要旋律,是重要的独奏乐器。

  长笛的种类很多,除常见的普通C调长笛外,还有降D、降E调长笛,G调次中音长笛,C调低音长笛等,不过应用较少。

单簧管(Clarinet)

乐器名称:单簧管(Clarinet)

乐器本调:降B调。

应用谱号:高音谱号,移调高大二度记谱。

实用音域:小字组D-小字三组F。

结构组成:哨头(单簧片),小筒,主体管(两节),喇叭口, 和机械音键系统。

使用材质:普通型:硬制橡胶、ABS塑料、酚醛树脂等; 专业型:经特殊处理的乌木、紫檀、红木或有机玻璃。

乐器特色:高音区嘹亮明朗;中音区富于表情,音色纯净,清澈优美; 低音区低沉,浑厚而丰满,是木管族中应用最广泛的乐器。

  单簧管又称“黑管”,是一种音域宽广的簧片乐器。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号角和风笛,一般认为 是从一种类似竖笛的单簧片乐器芦笛演变而来。现代的单簧管是德国笛子制作人约翰·丹纳在1690年发明的,此后屡经改进,最终由德国长笛演奏家特奥巴尔德·波姆定型。

  单簧管除降B调外,常用的还有降E调小单簧管和音区向下延伸的中音单簧管、巴塞特单簧管、 低音单簧管和最低音单簧管等。传统上,单簧管是木制的,考究的单簧管一度是用象牙制作的,但如今已普遍采用塑料制作。

  单簧管的性能十分灵活,可以轻松地演奏掠过多个音阶的长音,且以能连续吹出琶音著称,用于 独奏极富表现力。莫扎特是第一位在交响乐中采用单簧管的作曲家,他觉得这是最接近人声的乐器。

英国管(English Horn)

乐器名称:英国管(English Horn)

乐器本调:F调。

应用谱号:高音谱号,移调记谱。

实用音域:小字组E-小字二组A。

结构组成:哨子(双簧片),管体,球状喇叭口和音键系统。

使用材质:木制。 乐器特色:音色近似双簧管,有忧郁、梦幻的情调。

  英国管即F调双簧管、中音双簧管,比双簧管的音域低五度,音色比双簧管浓郁而苍凉,听起来如泣如诉。如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 第二乐章主题和西贝柳斯的交响诗《图奥内拉的天鹅》都是以英国管来演奏。

  英国管不是管弦乐队的基本乐器,只在表现特定情景时才用。 “英国管”名称之由来,并非此乐器来自英国,而是由于文字上的相同音译的结果。

双簧管(Oboe)

乐器名称:双簧管(Oboe)

乐器本调:C 调。

应用谱号:高音谱号,不移调记谱。

实用音域:小字组B-小字三组F。

结构组成:哨子(双簧片),管体(包括上下节和喇叭口)和音键。

使用材质:管体用经过特殊处理的硬木制成。

乐器特色:音色柔和软丽,有芦笛声,适于表现田园风光和忧郁抒情的情绪。

  双簧管最初形成于17世纪中叶,18世纪时得到广泛使用。双簧管在乐队中常担任主要旋律的演奏, 是出色的独奏乐器,同时也善于合奏和伴奏。此外它还是交响乐队里的调音基准乐器(乐队以双簧管的小字一组的A音定音)。

  双簧管音色带有鼻音似的芦片声,善于演奏徐缓如歌的曲调,被誉为“抒情女高音”。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中的忧郁而优美的白天鹅主题就是由双簧管吹奏的。

大管(Bassoon)

乐器名称:大管(Bassoon)

乐器本调:C调。

应用谱号:低音谱号,不移调记谱。

实用音域:大字一组降B-小字一组降B(三个八度)。

结构组成:哨子(双簧片),管体(分四节),弧形接管和音键系统。

使用材质:槭科色木或枫木。 乐器特色:低音区音色阴沉庄严,中音区音色柔和甘美而饱满, 高音富于戏剧性,适于表现严肃迟钝的感情,也适于 表现诙谐情趣和塑造丑角形象。
 
  大管又称巴松管,来自意大利文(fagotto)的原意为“一捆柴”——非常形象。大管是木管 乐器中的低音乐器,是交响乐队中的重要乐器之一。其高音区音色哀伤痛楚,中音区温和甜美, 低音区严峻阴沉,断奏时则具有幽默顽皮的效果。 大管还有一种低音的变种乐器——低音大管(低八度),是木管族中的最低音,音色听起来 阴险狠毒,称得上是黑暗恶势力在管弦乐队里的总代理人。

铜管乐器
是以唇代簧,气流通过号嘴使管柱震动而发音。其管柱均为圆锥体。其音阶是由七个不同管长的管柱振动,所产生的七组不同音高的泛音列而构成。
泛音列从一个基础音开始,是管柱全长的振动。根据嘴唇的松紧,送气的速度和力量的不同,吹奏出一系列泛音。
七个不同的管长可以产生七组不同高低的泛音列。但第七、十一、十三、十四、十五泛音不太准确,在铜管乐器中不用,而是以其他管长振动发出的同样音代替。基 础音除在管不太长、不太细的乐器中的一、二、三或四把位可以吹出外(如:长号),其他乐器大多很难吹出或不能吹出,因此也不使用。所以,实际上小号、短号 等乐器只用二、三、四、五、六、八至九、十泛音。圆号只用二、三、四、五、六、八、九、十、十一、十二、十六泛音。七种不同的管长是用活塞(如:小号、元 号)或伸缩管长(如:长号)来获得。
铜管乐器的号嘴分漏斗形和半圆形两类。号嘴越浅、越小者,越便于吹奏高音,其音色明亮、高昂、有光彩;号嘴越深、越大者,便于吹奏低音,其音色就较暗、柔和。
铜管乐器(除大号外),均可以奏出三种不同的音色:常规音色、带弱音器音色和强奏时的金属音色。
铜管乐器(除大号外),可以运用三种舌奏方法:单吐、双吐和三吐法。在不动把位或不按活塞时演奏音程跳动的连音,较困难。
铜管乐器在使用弱音器时用“con sordino”标记,取去弱音器时用“senza sordino”标记。

主要乐器有:圆号 小号 短号 长号 大号
圆号(French Horn)

乐器名称:圆号(French Horn)

乐器本调:F调(常见的圆号有F/降E双调,F/降B双调和 F/A/降B三调等多种)。

应用谱号:高音谱号,按本调F调移调记谱。

实用音域:大字一组B-小字二组F。

结构组成:号嘴,管体和机械三部分,管长3.930米(F调圆号)管体弯成圆型,整个管体拐弯较多机械部分使用回旋式 活塞,通过按下活塞键使活塞回转接通旁路管以达到 延长号管的作用。常见有三键,四键和五键圆号。

使用材质:磷铜管。

乐器特色:音色具有铜管的特色,但又温和高雅,带有哀愁和
诗意,在铜管和木管乐器之间起到 媒介作用,表现力极其丰富,是铜管乐器中音域最宽,应用最广泛的乐器。

  圆号又称法国号,在传统上与狩猎有关。19世纪以前,管弦乐队中的圆号大多限于泛音列的各音使用,其基本音高可以通过“附管”改变乐器的长度来改变。1840年以后,阀键逐渐取代了“附管”的作用。


小号(Trumpet)

乐器名称:小号(Trumpet)

乐器本调:降B调。

应用谱号:高音谱号,移调高大二度记谱。

实用音域:小字组f到小字二组c。

结构组成:号嘴,管体和机械三部分。管长1.355米,机械部分由 活塞和活塞套组成,通过按下活塞接通旁路管以达到延长号管的目的。活塞分为直升式和回转式两种。

使用材质:磷铜管。

乐器特色:音色强烈,明亮而锐利,极富光辉感,是铜管族中的高音乐器,既可奏出嘹亮的号角声,也可奏出优美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小号使用弱音器可增加神秘色彩。

 
  小号最早是在军队中用来传递信号,17世纪以后成为管弦乐队和独奏的乐器。19世纪以前, 小号仅限于吹奏泛音列的各音,而到巴赫时代,许多小号则长于高音区的演奏。基音的音高可以通过 安装不同长度的接管(若干节号管)来改变。大约1830年,小号又加上了阀键,以便更容易演奏。

  小号是军乐队的重要乐器,也大量用于爵士乐队。除降B调,另外还有C、降E、A等多种调的小号,但使用很少。

  小号音色嘹亮,富于英雄气概,多用于吹奏号角之音和进行曲式的旋律。如威尔第的《阿伊达》中的小号齐奏,气势恢弘,极富煽动性。 小号演奏时,还可以在号口塞梨状弱音器,堵住排气量的百分之七十,达到改变音色的目的,以表现抒情、梦幻与神秘。

短号(Cornet)

乐器名称:短号(Cornet)

乐器本调:降B。

应用谱号:高音谱号,移调高大二度记谱。

实用音域:小字组F-小字二组C。

结构组成:号嘴,管体和机械三部分。管长1.335米,机械部分由 活塞和活塞套组成,通过按下活塞接通旁路管以达到延长号管的目的。

使用材质:磷铜管。

乐器特色:音色柔和,富有歌唱性,但不够辉煌。

短号是小号的变形乐器,通常只用于军乐队和舞厅乐队,很少用于管弦乐队。另外还有降E调短号,使用较少。


长号(Trombone)

乐器名称:长号(Trombone)

乐器本调:降B调。应用谱号:低音谱号,不移调记谱。实用音域:大字组E-小字一组降B。

结构组成:号嘴,U型套管(管长2.75米),里管,调音管, 喇叭口等(低音长号还带有一个回转式四度活塞和一根四度附加管)。还有一种活塞长号,现在基本已经淘汰。

使用材质:磷铜管。

乐器特色:音色高傲,辉煌,庄严壮丽而饱满,声音嘹亮而富有威力, 弱奏时又温柔委婉。其音色鲜明统一,在乐队中很少能被 同化,甚至可以与整个乐队抗衡。能演奏半音音阶和独特的滑音。常演奏雄壮乐曲的 中低音声部。军乐队中是用来演奏威武的中低音旋律的主要乐器。管弦乐队中很少用于独奏。


  长号又称拉管,是构造上唯一未经过技术完善,很少改进的铜管乐器。它通过滑管来改变号身的长度和基音的音高。长号的历史可追溯到15世纪。大约 1700年前称为萨克布号。17-18世纪时多用于教堂音乐和歌剧的 超自然场面中。到19世纪,长号成为交响乐队中的固定乐器。长号也是军乐队的重要乐器,同时还大量用于爵士乐队,被称为“爵士乐之王”。

大号(Tuba)

乐器名称:大号(Tuba)

乐器本调:降B调。

应用谱号:低音谱号,不移调记谱(也有移调记谱的)。

实用音域:大字一组D-小字一组F。

结构组成:号嘴,管体和机械三部分组成。有四到六个活塞(回转式较常见)。大号有抱式大号,圈式大号和转口式大号(俗称“苏萨风”)三种,后两种只用于军乐队或管乐队。

乐器特色:是管弦乐队中最大的低音部铜管乐器,音色浑厚低沉, 威严庄重,与倍低音提琴同是管弦乐队和奏的基础。

大号的形制有多种,除前面提到过的抱式、圈式、苏萨风,还有一种优福尼(次中音大号)。管弦乐队中还使用G,F,C调大号。

  大号在乐队中主要担任低音部和声或节奏,很少用于独奏。其实大号不但低音浑厚,它的高音区 也很优美,所以现代作曲家偶尔也用大号吹奏旋律,如拉威尔配器的《图画展览会》中“牛车”主题,就是用大号演奏的。

打击乐器
可能是乐器家族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族了。其家族成员众多,特色各异,虽然它们的音色单纯,有些声音甚至不是乐音,但对于渲染乐曲气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常打击乐器通过对乐器的敲击、摩擦、摇晃来发出声音。可不要认为打击乐器仅能起加强乐曲力度、提示音乐节奏的作用,事实上,有相当多的打击乐器能作为旋 律乐器使用呢!现代管弦乐队里增加了很多非洲、亚洲音乐里的音色奇异的打击乐器,几乎无法完全罗列。
打击乐器可分为固定音高和非固定音高两大类。前者用五线谱记谱,后者用一线记谱。
打击乐器所使用的击槌有硬、软之分。硬槌击奏声音亮而脆,软槌击奏声音暗而闷。
主要乐器有:定音鼓小鼓大鼓铃鼓沙槌三角铁响板木琴 等。
定音鼓(Timpani)
乐器名称:定音鼓(Timpani)
结构组成:由鼓身、鼓皮、定音系统和鼓棰等部分组成。
使用材质:鼓身:金属结构;鼓皮:牛、羊、驴皮均可, 或使用合成材料。鼓棰:短木棰。根据演奏需要 决定是否在一端包以弹性材料。
乐器特色:属单皮膜鸣乐器,造价昂贵。定音鼓可发出固定频率 (即音高)的声音,并能够在五度音程范围内改变音高。 音色柔和、丰满,音量可控制,不同的力度可表现 不同的音乐内容,有时甚至可以直接演奏出旋律。 演奏方法分为单奏和滚奏两种,单奏多用于节拍性伴奏, 滚奏则可以模仿雷声,且效果逼真。定音鼓作为色彩性打击乐器,其丰富的表现力远非 普通打击乐器所能比拟。
  定音鼓的前身是古阿拉伯的纳嘎拉鼓,17世纪传入欧洲以来,就一直是交响乐队中打击乐声部的固定乐器,是重要的色彩性伴奏乐器,也适于其他各类乐队。
  定音鼓在规格上分为大、中、小三种,在交响乐队中通常设置三到四个,由一名乐手演奏, 可达到鼓声本身的和声效果。从表面上看,定音鼓几乎算是最易演奏的乐器了,但实际上鼓手需要 相当大的自信和时间感才能成功地驾驭它。鼓手经常要默默地静坐若干时间,随后数着章节,在非介入不可的当口发出振聋发聩的一击,稍有差错便会人尽皆知。
小鼓(SnareDrum)

乐器名称:小鼓(SnareDrum)

结构组成:类似大鼓,但体积小得多。

使用材质:基本与大鼓相同,只是鼓皮为羊皮,且不敲的一面绷有多条响弦;鼓棰使用两条硬木棰,棰头较小,且不包任何外物。

乐器特色:属双面膜鸣乐器,无固定音高,但发音频率高于大鼓。音色清晰、明快,并伴有沙沙的声音,别具特色。演奏方式分为单奏、双奏和滚奏三种,其中滚奏 法最具小鼓特色,双棰极迅速地交替敲击,发出颗粒清晰的音响,各种处理效果(如轻、重、缓、急的区别)可以表达出不同的音乐情绪。

  小鼓又称“小军鼓”,在各类乐队中与大鼓的重要性相同,常与大鼓同时使用。但小鼓不象大鼓那样用来加强强拍,而是在弱拍上敲击细小的节奏,以调和音 色,增强乐曲的节奏感。小鼓的音响穿透力强,力度变化大,还可以通过在鼓面上盖绒布,或使用不同硬度的鼓槌来改变音色,能奏出各种气氛,表现力非常丰富。

 
 
大鼓(BassDrum)
乐器名称:大鼓(BassDrum)
结构组成:由鼓身、鼓皮、鼓圈、鼓卡和鼓棰等部分组成。使用材质:鼓身:木质或轻金属材料;鼓皮:多用牛皮;鼓圈和鼓卡:目前多用铝合金制成。鼓棰:短而粗的木棰,一端包以皮条、布料或绒毡,呈球状。
乐器特色:属于双面膜鸣乐器,无固定音高,但可控制发音的强弱变化。用鼓棰敲击发音,随用力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其音色低沉响亮,雄壮有力,用于模仿雷声和炮声时恰如其分。
  现代大鼓起源于古代土耳其,因此又称大军鼓,中世纪时传入欧洲。是军乐队、管弦乐队和交响乐队中最重要 的打击乐器,几乎不作独奏,而是参与合奏或衬托乐队和声的伴奏乐器,但大鼓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不仅使乐队的低音声部更加充实、丰满,而且为整个乐队带来一 种气势,增添了活力。
 
钹(Cymbals)
乐器名称:钹(Cymbals)
结构组成:钹身为一对铜制的草帽状圆片,对扣在一起像一个梭子。钹身的两个部分各系有一条钹巾,演奏者须取站姿,用双手通过钹巾持住钹身,使钹身的两部分碰撞发音。
乐器特色:属于金属体鸣乐器,无固定音高。其音响洪亮而强烈, 余音回荡,可以传得很远。用于强奏时,极富气势, 通常表现一种激情;用于弱奏时,其作用类似大鼓, 属于节拍乐器。
  钹是一种古老的碰奏乐器,又称“土耳其钹”,其音响的穿透力很强,善于烘托气氛,是管乐队、交响乐队、管弦乐队中必不可少的色彩性打击乐器。
  钹在演奏时可以悬挂在支架上,用鼓槌滚奏,表现力很丰富。轻奏则像冰雪消融时的潺潺春水,重击则如暴风骤雨时的风声呼啸。
 
铃鼓(Tambourine)
乐器名称:铃鼓(Tambourine)
结构组成:由鼓框(一圈鼓框上开有若干长条型孔,每个孔中 安装有一对小钹;有的铃鼓还在一圈鼓框上悬挂几个 铜铃)和鼓皮两部分组成。
使用材质:鼓框:一般为木质结构;小钹:铜制; 鼓皮:多用羊皮制成。
乐器特色:属单皮膜鸣乐器,直接用手敲击发声,无固定音高。 铃鼓具有简易、轻便的特点,适合于民间舞蹈, 普遍应用于世界各地。演奏时一只手提鼓身,另一只手 敲击鼓面,可同时发出鼓声和钹声(甚至铃声),常用来烘托热烈的气氛,表达一种 欢乐的情绪。音色清脆、明亮,还可发出急速而美妙的震音,真可谓“载歌载舞”。
铃鼓又称“手鼓”,无论在民间舞蹈或乐队伴奏中,铃鼓都是一种色彩性很强的节奏打击乐器,可用作伴奏、伴舞和伴歌,节奏自由,任凭演奏者即兴发挥。
 
砂槌(Maracas)
乐器名称:砂槌(Maracas)
结构组成:由内装干籽的葫芦加上一个木制手柄组成。 大小及形状都没有固定的规格,通常 成对使用。演奏时用手持手柄摇动发音。 乐器特色:属于体鸣乐器族,一般归于打击乐器类。 演奏时发出轻微的“沙沙声”,通常为 急板音乐或快节奏音乐伴奏,起烘托气氛的 作用。
   砂槌为典型的拉丁美洲节奏乐器,常用于拉丁美洲舞曲音乐之中,更是伦巴乐队必备的乐器,有时也在西方管弦乐队中用作节奏性乐器。
 
 
三角铁(Triangle)
乐器名称:三角铁(Triangle)
结构组成:主体由一根弯成等腰三角形的弹簧钢条 (首尾不连接)组成,另有一根金属棒, 用来敲击主体以发声。
乐器特色:属于金属体鸣乐器族,无固定音高。可发出银铃般的颤音,为整个乐队增加一种特殊的色彩, 其点缀作用十分明显。它还能奏出各种 节奏花样和连续而迅速的震音,尽管音量 微弱,但这种美妙的感觉仍可回荡在整个乐队 之中。
三角铁又称“三角铃”,是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是管乐队、管弦乐队、交响乐队乃至歌舞剧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打击乐器。常常在华彩性的乐段中加入演奏,以增强气氛。
 
 
响板(Castanets)
乐器名称:响板(Castanets)
结构组成:由一对手掌大小、贝壳形状的扁木片构成。两个木片上 都拴有细绳,可套在拇指上。
使用材质:多用红木或乌木等坚硬木材制成。
乐器特色:属竹木体鸣乐器类,无固定音高。演奏时将两片响板像 贝壳一样相对着挂在拇指上,用其他四个手指轮流弹击 其中一片响板,使之叩击在另一片上发声。音色 清脆 透亮,不仅可以直接为歌舞打出简单的节拍,而且可以 奏出各种复杂而奇妙的节奏花样,别有一番特色。
   响板又叫“西班牙响板”,多用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南欧国家以及拉丁美洲的民族舞蹈之中。 在交响乐、歌剧和舞剧音乐中,响板也通常只限于伴奏具有南欧及拉美风格的音乐、歌舞。有时,响板甚至可以用于独奏。
 
木琴(Xylophone)
乐器名称:木琴(Xylophone)
结构组成:由音条、琴架、共鸣筒和打棰四大部分组成。
使用材质:音条:用红木或其他硬质木料制作;琴架: 金属质地;共鸣筒:长短不同的圆形薄铝管, 装在每个音条的下方,作用相当于弦乐器的 共鸣箱,使音条发出的声音增强和延长; 打棰:一对勺型小木棰,多用红木制成。 用来击打音条以发声。
乐器特色:属竹木体鸣乐器类,各个音条都有固定的音高,因而木琴是变音打击乐器,可用于独奏旋律。 强奏时,木琴音色刚劲有力,弱奏时则柔美悦耳。木琴发音短促而清脆,多用来演奏 轻快、活泼的乐曲,表达一种欢乐的气氛。对于持续音,则必须运用两个打棰迅速交替敲击 同一音条以获得连续的效果。此外,木琴还可以奏出美妙的滑音和动人的震音,具有 丰富的表现力。
  木琴产生于14世纪,音域为3个半到4个八度。多用于独奏,但需要其他乐器(如钢琴、管弦乐队等)来伴奏方能衬托出其独特的音色,使之更具魅力。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