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喧嚣繁华的大地上 这个如同大舞台的虚幻空间中 竟然还有这样一处宁静的角落 留存着久远的气息
愚人湖 世上最纯净的美丽圣所 苍穹下最纯真的神秘地域 也是千万年间最孤独的存在 只有愚人们还热爱着它 把它当做不会离弃的永远的家……

愚人湖公告6号(10年12月6号)

这次公告有几件事情:
1.由于org域名一样被墙,我已经不再缴费,愚人湖畔又回到blogspot时代;
2.由于大家都对原来的背景表示不满,因此我尝试修改了整个主题。对修改blogger的模板我感到很棘手,便选了默认主题的一个,再找了一个感觉对头的背景;
3.前一段意识到可能会在搜我文章的时候一点击就跑到该文章链接的蓝岸原文处而不是本博客……因此对蓝岸原文处的链接采取了文内标示链接的办法;
4.状态不好,很久没更新,也许自己更应该写文集而不是找博客。
最后,你们能到这里,必是翻了墙
艰辛而来。岗哨在此感谢你们。希望你们愉快!

2005年9月17日星期六

洛桑游记(Lausanne)

旅游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对目的地的浅尝辄止,无法体验其恒久的气息;而旅游最大的幸事,就是会用欣赏的眼光注意每一个角落,甚至发现连当地居民都不曾注意的美。

洛桑是瑞士著名城市之一,国际奥委会所在地,位于日内瓦湖畔。长久以来,这个神秘的湖就像跨越了欧亚大陆,对岗哨施了某种魔法,让岗哨感到不由自主受到了召唤,也一直把它和优雅、美丽、纯净联系在一起。因此,这次由青年中心组织的出行自然是难得的好机会。

周六早上八时从贝桑松出发,途径彭塔里耶(Pontarlier),越过法瑞边境,于十时抵达洛桑。其实自从汽车刚刚进入瑞士,岗哨就开始仔细地比较它与法国的不同。瑞士这个著名的中立国,甚至连欧盟都不愿加入,就像一个隐居的人,悠闲地过着自己的生活。在岗哨的印象中,在它高耸的阿尔卑斯雪山山脚下会荡起清新的风,掠过日内瓦湖,带着可人的水气,吹起镶着白十字的红旗……

可是,岗哨实在很难找出什么不同。一直到下车,感觉只是站在法国的另一个城市。道路两侧的建筑古旧,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特色,那就是欧洲风格:一句话,没有任何吸引人之处。

进入市中心,便是大量的步行街。街道错综复杂,交叉路口比比皆是。几条并不宽敞的街边摆满了小摊,摊前人头涌动,谈话声此起彼伏。这个城市仿佛瞬间就热闹了起来,不禁让岗哨疑惑良久:这么多人怎么都像从地里突然冒出来的一般?人人似乎都很快乐,各自专注地挑选物品,不时和身边的爱人、亲人、友人聊上几句。岗哨穿行其中,突然有种身在巴黎某个街区的强烈感觉。但它怎会相与谁攀比呢,它就是它,安然地生活着,拥有着自己的幸福。

市中心古迹颇多,例如建于十二到十三世纪的哥特式主教教堂,十四世纪末的城堡以及十三世纪的圣佛朗索瓦教堂。其中主教教堂虽为哥特式建筑,但似乎特点不够鲜明突出,半圆形门楣也使用彩绘玻璃而非浮雕,也许时因为它是早期的哥特式教堂吧。内部倒是让人感到高大雄伟,尤其是唱诗台,金壁辉煌,和谐完美,心中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和其他许多年代久远的建筑一样,它也正在维修,使我们无法看到它完整的外观,不免留下遗憾。

由于地势较高,教堂前的广场正好可大致俯瞰洛桑。不过,我们都大失所望,眼前是千篇一律的红屋顶老房子,破旧不堪,远处则杂乱无章地堆着各种建筑物,中间还夹杂着高高的塔吊。岗哨只好不断提醒自己不是真的在一个小城市的破旧街区……

而在圣佛朗索瓦教堂外,我们则懂得了另外一件事:地图上的美丽照片多不可信。如此可爱玲珑充满了梦幻般的吸引力的地方竟然只是一座如此破旧毫无任何出彩之处的建筑,真可谓是“欺骗我们美好的感情”!——不过这时我们却遇到了一位热情的青年,他主动上前询问我们要去哪,并认真地解释如何前往。即使在他离去之后,岗哨也依然感觉到周围的人们身上洋溢出的温暖,静静的,仿佛千百年来都没有变过,让这个普通的城市充满了生气,这恰恰是充斥了冷淡的人的巴黎无法比拟的地方。

出了市中心,步行不远便来到蒙贝农广场这里植物茂盛,空气清新,有小喷泉,还有与环境融为一体的建筑。广场前座落着司法宫,还有大名鼎鼎的威廉·退尔的雕像!这位曾经在残暴的奥地利统治者逼迫下射落自己亲生儿子头上的苹果、最后拯救了自己故乡的传说中的英雄,扭头正注视着敌人,冷静从容,右手正从腰间拔剑准备作战,全身散发着英勇无畏的精神气息。

拍完了照后,转过头,才发现远处茫茫一片,水天相接,辽阔如海,令人禁不住激动,正是期盼已久的日内瓦湖!

前行的路上,经过了洛桑火车站。车站正面镶着五环,提醒人们塔做为奥运城市的骄傲。车站并无出奇的地方,可是出口处的陈设却令我们无比震惊:这是五六个旅行者拖着行李一个跟着一个的雕塑,但却全部采用废铁废钢做成,创意独特得令人说不出话来,也让我们充分体验到了艺术的无穷魅力。

刚才望见的日内瓦湖那么近,走起来却路途遥远。我们一路下着坡,街上行人和车辆均十分稀少,周围相当安静。渐渐发现这里的房屋一点也没有我们以为和曾看见的那样破旧和单调,它们的样式、色彩无一不是搭配巧妙,层次鲜明。随便抬头望见一座普通小楼,底层是浅蓝紫,上部是浅黄,窗台是乳白,铁窗是深黑,花架是砖红……最奇妙的是没有两座楼有完全相同的色彩!洛桑人对艺术的无微不至的热爱也深深感染了岗哨。

当湛蓝的湖水出现在眼前时,岗哨激动不已。来到湖边的小港,不免想起了翁弗勒尔可爱而古老的渔港。日内瓦湖没有深蕴的文化沉积,却更加清新,更加纯洁。放眼望去,只有远方的山在地平线上若隐若现,却只让人认为是海中小岛,可见日内瓦湖独特阴雨的魅力。岗哨曾听去过日内瓦的朋友们讲述湖上蒙蒙的阴云。现在想来,没有了湿气渲染从而充满神秘和韵味的日内瓦湖将是多么令人失望啊。沿着堤岸缓缓走着,竟还看到了湖中的天鹅,悠悠闲闲,也许误以为此地是天上仙境了吧。堤边铺满嫩绿,其间还点缀着缤纷的花儿:这沿岸一片,可谓是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奥林匹克根源正临着湖。公园里散着雕塑,例如站立的健壮裸体男子,自行车运动员,跑步者,著名的枪管打结的“不要暴力”的雕塑,还有博物馆前撑着“雨伞”的绅士,他的“伞”是由喷出的水形成的,趣味盎然。博物馆我们没有仔细参观,粗略走了一番便折返回来。

最后参观了离下车地点不远的涩艺术博物馆。原来以为馆藏不多,作品也平凡无奇,结果两者都让我们惊讶万分。首先是展品越看越多,馆室藏馆室,仿佛无穷无尽;其次是每一件作品都使我们大开眼界。这里的绘画和造型艺术都是不同寻常的,往往是画面内容简单至极,例如一片树叶,一个信封,或是复杂至极,到了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一幅大型画的细节,或者更多的是两者结合,但主题却隐涩难懂。岗哨在一幅画前驻足良久,仔细思索,也只能有一种奇异的感觉,无法逻辑化。至于造型作品,也是充满灵气和创造性。例如一艘海盗船,我们找到了可口可乐罐,沙丁鱼罐头,铁钉,铁丝,铁皮,破布,儿童自行车轮等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由衷地叹服作者竟能以这些东西完成一件作品。不过,最令岗哨激动的是保罗·阿玛的作品。他采用各种贝壳和海螺,涂以不同的鲜亮色彩,做出的原始部落人、海底世界等神奇无比,加上灯光的装饰,竟让岗哨强烈地感觉到一生能完成一件这样的作品死也无憾!可惜的是馆内不允许拍照。不过这样极致的美也是不可能用相机带回来的。

整个馆内充满了神秘的气息。看着这些奇特的作品,感到作者们闪烁智慧光芒的眼睛似乎在诉说另一个世界的辉煌与伟大……

稍事休息,晚上七时离开了洛桑,九时抵返贝桑松。

16/04/05

15/05/05-19/05/05

17/09/05 整理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