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喧嚣繁华的大地上 这个如同大舞台的虚幻空间中 竟然还有这样一处宁静的角落 留存着久远的气息
愚人湖 世上最纯净的美丽圣所 苍穹下最纯真的神秘地域 也是千万年间最孤独的存在 只有愚人们还热爱着它 把它当做不会离弃的永远的家……

愚人湖公告6号(10年12月6号)

这次公告有几件事情:
1.由于org域名一样被墙,我已经不再缴费,愚人湖畔又回到blogspot时代;
2.由于大家都对原来的背景表示不满,因此我尝试修改了整个主题。对修改blogger的模板我感到很棘手,便选了默认主题的一个,再找了一个感觉对头的背景;
3.前一段意识到可能会在搜我文章的时候一点击就跑到该文章链接的蓝岸原文处而不是本博客……因此对蓝岸原文处的链接采取了文内标示链接的办法;
4.状态不好,很久没更新,也许自己更应该写文集而不是找博客。
最后,你们能到这里,必是翻了墙
艰辛而来。岗哨在此感谢你们。希望你们愉快!

2006年10月25日星期三

道金斯:达尔文的当代斗犬【转】

http://www.bleufrance.com/thread-40607-1-1.html 

来源: 中国青年报(北京) 作者:柯南% o7 m5 P9 g8 ~+ k
& Q- C& B& I; _
  谁是道金斯?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物?有人把他视作科学的代表人物,也有人把他视作极端的“科学主义者”;有人认为他是一位聪明的科学家,也有人称他是疯狂的还原论者;有人钦佩他的理性,也有人—尤其是宗教右翼—对他恨之入骨。
0 R: \* B! @, |/ \, h' K+ H
$ l g2 l# s8 i. F" `现实世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思想和幻觉,而一位著名的进化论生物学家认为,用科学和理性审视这个世界是至关重要的。% y; m" e6 U! S' z1 T
8 X% Z/ J8 E" Q% X% v8 E
今年9月,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出版了一本名为《上帝的错觉》的书。对宗教进行反思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引人注目的是书的作者。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于9月21日发表书评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 R! S# o1 |/ S. H , U {: h: E4 T/ y8 F4 M- T! E2 W
2004年,英国《展望》杂志请读者投票选出英国最著名的100位公共知识分子。结果得票最多的是道金斯,他获得的票数几乎是第二名的1倍。2005年, 《展望》杂志又与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联合评选了最重要的100位公共知识分子,道金斯名列第三,仅次于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和意大利小说家艾柯。! u$ Q w3 x* K) V# z8 e

9 G1 g8 p5 d- q2 N# ?谁是道金斯?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物?有人把他视作科学的代表人物,也有人把他视作极端的“科学主义者”;有人认为他是一位聪明的科学家,也有人称他是疯狂的还原论者;有人钦佩他的理性, 也有人—尤其是宗教右翼—对他恨之入骨。有人觉得道金斯过于咄咄逼人,但是也有人觉得这是必要的。此外,道金斯的对手也来自他的同行,他们曾经进行过多年 的论战。
0 H( S# N i: J+ |/ z9 I " ~0 J3 x6 C2 U4 t: Q; A
65岁的道金斯的正式身份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牛津大学教授、数本畅销书的作者。这样的头衔和荣誉还可以一直写下去。如同美国拥有天文学家卡尔·萨根一样,道金斯是英国最知名的科学家之一。( z& N+ d6 J/ T' S0 `( ]

# J) w8 A$ ]7 n, ^7 \作为一位进化论生物学家,道金斯的许多思想都与进化论有关。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思想曾经让一些人感到悲观和绝望。当然,这部分是由于这些读者的误解。
( w! [# r4 K( |8 r+ b: b$ v1 q8 m ! X( F6 L6 }' T- H7 B1 ]5 j( s0 w
基因的生存机器
4 |4 a" G9 f' c, F- t
5 J6 p1 |5 L. u2 z9 ?# @- a1972年,一个很 偶然的事件让道金斯开始了科普写作。这年,英国产业工人的罢工导致了电力供应中断,道金斯不得不停下手头的实验室工作,拿起打字机开始写作。他一直想写一 本关于基因和进化的书。然而仅仅写了两章,电力供应就恢复了。道金斯不得不暂时把这项工作搁置了下来。$ Q4 J4 D+ x9 W8 N/ o
4 \- B7 ]0 C7 d" H6 q
直到1975年,道金斯才找到机会完成这本书,这就是后来著名的《自私的基因》。这本书总共被翻译成了20多种语言,在多个国家出版。即便是在《自私的基因》出版之后30年,它仍然是一本非常畅销的科普书。' K0 c, B! d( v! O4 w, g
9 a* ^; z) h; ]/ B% h- ` q
《自私的基因》巧妙地使用了一个比喻来解释生物进化的奥秘。人们通常认为,基因是生命蓝图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它们为生物体服务。但是按照道金斯的观点, 基因才是这场生存游戏的主角,包括我们在内的所有生物体不过是为了实现基因复制目的而被基因创造出来的“生存机器”。从这个观点来看,基因是一种冷酷的存 在,因为它们并不真正关心生物体幸福与否,成功地复制基因自身才是它们的最终目的。因此,道金斯用了“自私的基因”这个比喻。; `7 ]2 X- [: R7 }4 D7 n
8 R* R5 s& C0 ] C$ ~5 y0 n- e
当然,“自私的基因”只是一个比喻,基因本身不过是一小段遗传物质,不可能拥有人格化的动机。但是这样一个比喻让道金斯的这本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自私的基因》总共发行了约100万册之多。
* C' f5 R8 C( D/ `! o
3 Z1 e; c1 f2 [! K对于生物学家,道金斯的这本书的中心思 想可以用很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基因(而不是个体或者群体)是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事实上,正如道金斯本人指出的,这个理论是由美国进化论生物学 家G·C·威廉斯(G.C.Williams)等人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道金斯把它用比喻的方式加以阐释,成功地让这个理论广为人知。
4 ^2 L6 h0 ]" x( o3 L; T; F: C
/ ], C9 Y1 A: z2 O' A) @$ k《自私的基因》还有一个著名的副产品,称为迷米理论。在这本书中,道金斯仿照基因(gene),制造了迷米(meme)一词。基因通过遗传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地传递,而文化则 是通过模仿的方式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可以说,迷米就是文化的“基因”。道金斯曾举例说,有一次他告诉同事,他的一位学生有一种奇怪的低头思考的习惯。 他的一些哲学家同事看到道金斯模仿这个学生的习惯之后,马上意识到这种习惯来自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他们随后发现,这位学生的父母是维特根斯坦的学生。维特 根斯坦的这个低头思考的迷米首先传给了他的学生,然后传给了学生的女儿,最后传给了道金斯。0 V6 R- z& S3 U$ y! Y/ |: r2 }
+ K5 _ Y1 G, B$ o/ }2 W9 ]
迷米理论为研究文化的演化提供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视角。小到网络俚语,大到文化传统,都可以用迷米的观点加以研究。如今,《牛津英语辞典》已经收录了迷米这个词。
) e8 ? A8 q: F- T2 Z
8 d- F) g8 r! X' T% w6 D从生物学家到公众理解科学教授2 F' E2 x- T7 E) w7 e! |" d

8 ^6 {* Z1 G+ o5 R0 r/ t在《自私的基因》出版之后,道金斯又撰写了两本关于进化论的图书,分别是《延伸的表现型》(1982年)和《盲目的钟表匠》(1986年)。前者也是对《自私的基因》一书的延伸,后者讨论了一个自达尔文时代就争论不休的问题:地球上的生物究竟是如何诞生和演化的?; `$ N5 D9 d) ~+ N/ Q7 e

& [5 L" ~1 I( z7 d) d道金斯再一次使用了一个 比喻来解释这个问题。“盲目的钟表匠”的题目来自18世纪英国哲学家威廉·佩利的一个钟表匠比喻。佩利认为,如果你在沙滩上发现一只手表,由于它是如此的 精巧,不可能来自天然形成,所以手表一定有一个设计者,也就是钟表匠;同样,由于生物体太精巧复杂了,它们也应该有一个超自然的“钟表匠”(设计者)。而 道金斯在这本书中指出,没有超自然的“钟表匠”,生物也可以演化出各种特征。或者说,这个“钟表匠”就是自然选择本身。只不过,这个自然的“钟表匠”不具 有人类钟表匠预见未来的能力,是一位不能高瞻远瞩的盲目的钟表匠。
. g: ^- l# q) j& U# m" e
# b7 A6 N% v. t0 R为进化论辩护成为了道金斯工作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但是这也不可避免地对他在牛津大学的本职工作(道金斯从1990年起成为牛津大学的高级讲师,相当于美国的副教授)产生影响。在英国,大学教 授是一种“珍稀动物”。此时,一位来自美国的百万富翁、时任美国微软公司一个部门的主管查尔斯·西蒙尼(Charles Simonyi)帮助了他。热爱科学的西蒙尼向牛津大学捐助了150万英镑,设立了一个新的教授职位,道金斯成为了担任这个职位的第一个人。从此,道金斯 成为了牛津大学查尔斯·西蒙尼教席公众理解科学教授。& H+ j }% y9 J8 u
/ X7 C) Q* [ W" D' X% E
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职位。它的字面意义表明了道金斯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学普及中。道金斯也确实是这样做的。1995年,道金斯出版了《伊甸园之 河》,把人类进化的历程比作一条从远古流向今天的基因之河。1996年,他的《攀登不可能山峰》着重讨论了神创论者声称的进化论“不可能”。他在书中指 出,所谓生命进化的不可能,其实都可以通过逐渐的进化过程而实现。
' r; G7 _ P3 k f2 T ) l: l1 Y) ]% n1 X: I# Q }
与达尔文同时代的英国科学家托马斯·赫胥黎(Thomas Huxley)为达尔文的进化论辩护,自豪地宣称“达尔文的斗犬”。道金斯在当代为进化论所做的辩护,也让他获得了一个类似的称号——“达尔文的罗特韦尔犬”(一种大型德国犬)。
a v9 E/ g9 `; G- k1 n ; L6 N4 R* N; e/ D3 l2 E0 i* y
科学与人生观4 ?4 i+ J/ P# u; H, u0 F/ [' _

8 v8 z0 d& z2 H' a' e/ p5 M2 g在 1976年《自私的基因》出版之后,道金斯不仅受到了来自学界的争议,一些普通读者也被道金斯所描述的人不过是基因的“生存机器”的理论吓坏了。“一些人 问我在早晨怎么还有起床的勇气,”道金斯在他的《解析彩虹》(1998年)一书的序言中写道,“一个遥远国家的一位教师写信责备我说,他的一位学生读了我 的书后,含着眼泪对他说,她已经懂得了生活的无比空虚和渺茫。这位老师只好劝他的学生不要再让别的同学看这本书,使他们免受虚无主义和悲观思想的影响。”
/ q3 H: D$ V1 U+ ~( Z; h3 e. A4 A & Z3 S) W! H( f
如果人类(以及所有生物体)不过是基因达成复制目的的手段,那么我们还能有何作为?在道金斯看来,尽管进化是一个盲目的钟表匠,是一个“只能上山的机器人 ”,我们却拥有一件来自进化的珍贵礼物,那就是我们的大脑。人类大脑的出现原本是为了增加基因成功复制的机会,但是它能够反抗“自私的基因”,作出高瞻远 瞩的决定。那些读者很可能没有注意到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的最后一章中的一句话:“在地球上,只有我们能够反抗自私的复制者的暴政。”
0 }6 A! Q- H; w5 [ % Y# h' j- S( ~/ e" t
自从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之后,进化论常常被误用,最著名的就是鼓吹在人类社会中间实施弱肉强食的所谓“社会达尔文主义”,尽管这个理论和达尔文没有关系(最 早是由斯宾塞提出的),而且达尔文反对这一理论。道金斯所持的人生观与进化论有关。他曾说过,作为一个学者,他热情地支持进化论,但是对于人类社会,他也 坚决反对自然的“血红的牙齿和利爪”。正因为人类拥有了可以反叛自私的基因的大脑,人类才能拥有“理解这个把我们制造出来的冷酷而残忍的过程的才能、对这 个过程的含意深恶痛绝的才能、高瞻远瞩的才能,以及理解整个宇宙的才能。”
2 Y& T+ [- ]! M; _& X; w! D. ~
1 B& x$ W; Y# c* ]0 w* D4 w道金斯的人生观不仅仅与进化论有关。一些人认为科学是冷冰冰的,它破坏了诗意,让人生变得毫无目的。道金斯认为科学也有其自身的诗意和美,而且这种美可能远胜过人们的想象,一个人能够来到这个世界并了解科学所揭示的这个世界,这本身就是一种幸运。
1 b: ~0 d/ i# V% o $ [6 J$ u- L8 ]/ k7 v% z3 Q6 R
为理性辩护
1 z; O( R$ B% m7 ]" A( ?8 C4 X9 p7 q 5 k" ?" F* T8 R# E. J4 h
在《解析彩虹》一书中,道金斯还跨出了他一直从事的生物学领域,对伪科学和轻信进行了分析。道金斯把人类的轻信的本性归结于人类(与其他动物一样)对于自然界模式(规律)的追寻,但是占星术、特异功能和“另类”医学通常是虚假的模式。
- @+ X6 ]' Y, R( g- V
( I# H# a( @( b/ Z8 ^道金斯还是西方著名的无神论者 ——不仅仅是怀疑超自然力量的存在,他认为,上帝存在的可能性就如同一把中式茶壶围绕火星运转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人会相信火星周围有那么一把茶壶,除非这 个传说经过了许多代人的传承。正因为道金斯对神创论的反驳和对宗教的批判,他成为了西方保守势力的公敌。
" B9 ~0 E9 v. C4 l8 L3 _. [
6 \; q4 F- {2 c今年9月,道金斯出版了《上帝的错觉》,用科 学和理性的思维方式去考察超自然信仰的缺陷。他曾说过,科学家与超自然神的信仰者之间的差别在于,前者内部之间的争论是用证据解决的,而后者的争论无法通 过证据解决,在极端的情况下还会诉诸暴力。这当然不是危言耸听: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已经看到了这样的一种暴力出现在世界的一些地方。在美国,宗教保守 势力已经危及到了科学的发展,例如美国的干细胞研究已经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7 _# G) y9 y* r) ^" f
; \3 k5 G5 a" x8 n0 {自从萨根和美国生物学家斯蒂芬·古尔德(他曾是道金斯在学术领域的对手)去世之后,道金斯成为了科学理性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在这样一个世界里,道金斯的观点显得特别珍贵。- H8 W H% J8 N* X% S3 R; S

没有评论: